一、《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上海旅游业历经4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都市旅游资源,走出了一条“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到“十二五”末期,旅游业增加值占已达到全市GDP比重的5%以上,发展出了一批平台型、链主型企业,逐步确立了上海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到“十三五”末期,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亿人次;2023年以来,上海旅游业在年接待游客、总收入、产业增加值等多个方面显著增长,已具备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2024年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后,旅游业迎来新定位、新使命、新任务,为更好发挥新时代上海旅游业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作用,市文化旅游局自2024年7月起会同本市有关部门开展了政策研究工作,并征求相关单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的意见建议,经修改完善后形成了《行动计划》。
二、《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行动计划》聚焦上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路径,提出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主要考虑三方面:一是用好优势资源。充分运用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成果,用好文化高地建设、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现代治理以及现代化建设等都市资源,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上海旅游业发挥比较优势、彰显自身特色,增强吸引力竞争力。二是推动转型发展。适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促进旅游业从以自身为主体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转型,从聚焦有形产品服务向突出无形价值提供转型,从关键节点带动向全流程提升转型,强化经济产业属性、精神产品属性、体系集成属性。三是完善产业体系。着眼推进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推动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建设提升,着力增强旅游业资源配置能力、传播叙事能力和数字化转型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相关问题解答
问:旅游业的统计范畴是什么?
答:根据当前施行的《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相关标准,旅游是指游客的活动,即游客的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活动。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旅游相关产业是指为游客出行提供旅游辅助服务和政府旅游管理服务等活动的集合。
问:《行动方案》如何推动旅游产品的打造?
答:针对旅游产品开发,《行动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都市资源优势,开发全域多元特色大产品,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打造更多有内涵有特色受欢迎的旅游产品。具体有五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建设世界级旅游地标;二是打造品牌化旅游产品;三是丰富全域化旅游产品;四是提升主题型旅游产品;五是优化入境游旅游产品。
问:《行动方案》如何加快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
答:《行动方案》坚持从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全局高度出发,系统谋划、科学布局、整体推进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建设,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新的重要增长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推进旅游产业投资;二是促进旅游消费升级;三是优化旅游营商环境。
问:《行动方案》如何加强产业融合发展?
答:《行动方案》将把握以文化深化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以科技推进文旅创新的内在逻辑,推动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二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三是推动科技焕新旅游。
问:《行动方案》对提升新时代旅游服务质量有什么措施?
答:《行动方案》坚持把旅游公共服务作为旅游产品的有机组成,游客品质体验的重要来源,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具体而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二是提升旅游专业服务;三是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四是深化旅游市场治理。
问:《行动方案》如何强化旅游宣推工作?
答:《行动方案》立足上海是展示中华文化重要窗口的定位,全面提升全球叙事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拓展旅游营销方式。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深化全景式IP演绎;二是加强城市形象宣介;三是强化旅游产品营销。
问:《行动方案》如何进一步发挥联动优势?
答:《行动方案》立足上海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的功能定位,打造旅游领域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进长三角旅游发展一体化;二是服务全国旅游发展;促进境内外旅游交流合作。
问:下一步如何保障《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答:为进一步推进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了建立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发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效能、优化旅游项目土地供应、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多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