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Huge Dental Limited(以下简称“沪鸽口腔”)递表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DBS为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在此次转战港交所之前,沪鸽口腔从2017年开始,就启动A股上市辅导,先后多达5次,不过始终没有下文。随着A股IPO持续收紧,沪鸽口腔若想要上市,转战港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公开资料显示,沪鸽口腔由创始人及董事长是宋欣于2006年创办,公司主要专注于口腔医疗器械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核心产品主要分为弹性体印模材料和合成树脂牙这两大类,并且广泛应用于牙科领域的修复、种植、正畸等多个治疗场景。
招股书显示,沪鸽口腔目前拥有口腔临床类产品、口腔技工类产品及口腔数字化产品。其中,口腔临床类产品包括一系列为满足不同的口腔治疗需求而设计的高质量产品,如印模制取材料、玻璃离子材料、树脂黏接材料、修复树脂材料等;口腔技工类产品涵盖活动义齿修复材料、固定义齿修复材料等;口腔数字化产品主要包括持续开发中的口腔扫描仪、3D打印机及3D打印材料。
围绕这些产品,沪鸽口腔打造了沪鸽、护脊舒、凯晶、凯丰、凯丽、凯标、美佳印、美益汀、美晶瓷、沪鸽美悦、美天固、VinciSmile等众多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沪鸽作为中国最大的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商之一,在国内制造商中拥有最多CE标志或FDA批准的口腔临床类材料。
财务方面,沪鸽口腔在2022年至2024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收分别约为2.8亿元、3.58亿元、3.04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6403.3万元、8835.4万元、7770.8万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沪鸽口腔的毛利率也在持续走高,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分别达到54.9%、57.0%及59.2%。
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司近三年来,公司整体业绩呈稳步增长的趋势。2024年前九月,均高于上年同期的数据表现。
根据相关报告,口腔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9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61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增长趋势仍将延续。
从细分领域来看,口腔护理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口腔护理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不过,资本市场缩减了对口腔行业的投资,同以往的融资相比,目前却在逐渐减少。
《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共达成811笔融资交易,较2023年下降37.6%;累计融资总额73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33%。其中,口腔行业于2024年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融资总额约9亿元,而2023年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7起,总额约17亿元。
IPO前,沪鸽口腔获得了包括湖北通瀛、广州海汇、初辉元景、南京暾智及日照高鑫的投资。
沪鸽口腔本次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提升及扩充日照生产设施的生产线;建立印尼工厂;提升口腔产品及技术,以及加强整体研发能力;发展全球物流网络、全球销售网络及全球营运中心;招募额外销售人员;提高公司的数字化水平;及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沪鸽口腔想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能够成功上市,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不过曾多次启动A股上市辅导的沪鸽口腔,如今选择冲击港股之路,或许并不会一帆风顺。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