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一共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下一步各部门还会推动出台配套的若干政策文件,形成“1+N”的稳外资政策“组合拳”。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和支撑条件不会改变。很多跨国公司都看好投资中国的长期发展前景,深耕中国的意愿非常强烈。
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构建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更多的外资企业更好分享发展机遇。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也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将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让外资企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放心经营。
首先,要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第三,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最后,要加大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在回应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举措相关问题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指出,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紧紧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具体来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开展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此外,还将推动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系统化改进外商投资管理和促进工作。
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
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引资平台作用。开发区一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以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减污降碳等为导向引导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发区在吸引外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希望能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投资落地、生产经营和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做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服务,目前前八批66个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4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还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表示,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还会更强。
针对跨国公司转移的情况,朱冰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市场规模还在稳步扩大,消费也在持续升级,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的速度都很快,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根据中国市场情况、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各国的比较优势调整投资布局,是非常普遍的,也属于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
中国市场对外资保持了比较强的吸引力。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存量外资企业数量是46.5万家,比2019年增加了4.6万家。2024年我国又新设了外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了9.9%。可以看到,跨国公司虽然有进有出,但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总体数量还在增加。
外资是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总的来看,外资企业反映的情况是,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和科创活力始终是跨国公司的优先选项。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随着新出台的外资政策落地见效,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还会更强。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凌激认为,吸引和利用外资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我国通过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税收增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丰富了商品和服务供给。可以说,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贡献者,也是获益者。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吸引外资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其次,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了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我国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第三,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每年62.9万人增加到83.8万人,增长了33.2%,研发投入从2015.1亿元增加到3757.6亿元,增长了86.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7.5万件增加到32.7万件,增长了336%。这些数据证明,今后将继续坚持开放创新,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发展我国新质生产力。
总的来看,积极吸引外资,对内有助于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是更好地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欢迎更多的外国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文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