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腾讯控股和宁德时代被美国国防部列入涉军名单,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使得两家公司的股价在短时间内遭遇重挫。腾讯股价在1月7日下跌超过7%,次日再跌近3%,而宁德时代的股价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两家公司股价迅速走出阴霾的步伐。至2月18日,腾讯股价已经反弹逾三成,创下了3年多来的新高,宁德时代的股价也迅速回升。
这并非孤例。早在2021年,小米集团也曾被拉入“黑名单”,但当前的小米股价已经一骑绝尘,走出了独立的上涨行情。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等公司的股价也在短暂下跌后,犹如被压缩的弹簧,走出了上升趋势。甚至至纯科技、南大光电等个股在被列入“实体清单”后的首个交易日,更是以上涨收盘。
越来越多的个股走势表明,上“黑名单”的科技类上市公司正与负面消息“脱敏”。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企稳回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股正经历价值重估
华南某头部公募基金投研总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科技公司对利空消息“脱敏”,根本上受益于国内的政策支持、企业韧性和市场空间等。这种“脱敏”的背后,体现的是自信、自立和自强。
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应对经验。逆周期调控政策起到了较好的对冲作用,无论是远景规划,还是产业政策、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力度都是空前的,也是有效的。这为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从市场空间来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所蕴藏的市场潜力为企业提供了底气。特别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规则与标准的统一,国内大循环为企业应对变局和利空提供了支撑。这使得科技公司能够在国内市场中稳健发展,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该投研人士强调,“与利空消息‘脱敏’会是常态。特别是随着DeepSeek等公司的崛起,我们的发展底气和信心会更加充足。做好自己的事,以不变应万变,是我们硬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韧性还源于强大的基本面和长线资金的“压舱石”作用。多家上市公司在进入“实体清单”后,依旧交出了稳健的财报答卷。其中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半导体企业营收持续保持高增速,展现了强大的企业韧性。同时,机构逆向增持优质资产,平缓波动曲线,也增强了市场的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不仅如此,近期A股、港股以及中概股行情也联袂展示了“核心资产”的重心正在向科技板块转移。交银国际在近期研报中表示,在AI浪潮驱动下,港股和中概股将持续受益于技术创新带来的价值重估。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前沿,科技公司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外资集体唱多
因此,嗅觉敏锐的德银、高盛等知名机构纷纷看涨中国股市。高盛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DeepSeek的迅速崛起,科技股迎来了重新估值的重要机遇期。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也将从中受益。德银同样对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他们预计2025年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年,中国股票长期存在的估值折价问题将得到根本性扭转。
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席投资主管聂毅翔也认为,A股估值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对比,都处于较具吸引力的水平。加上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中显著低配,以及与全球其他资产的低相关性,预计2025年海外资金将回流中国市场,增加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
挪威主权基金更是“知行合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基金持有价值478.54亿美元的中国股票,持仓市值同比增长约18%。其中,对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公司股票的持仓市值大幅增加。该基金的CEO在1月22日曾建议,未来几个月逆向投资者应该考虑卖出美国科技股,买入中国资产。
综上所述,科技股“脱敏”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国内政策支持、企业韧性和市场空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DeepSeek等公司的崛起和外资的集体唱多,中国股市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中国股市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