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年度首只重磅宽基来了!

2025-02-17 13:55:04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科技创新的一张全景图谱

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DeepSeek火速出圈,一举登顶全球应用商店下载榜首。中国AI底层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引爆全球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估,科技股更是出现历史性暴涨。

时代浪潮与中国科技洪流激昂交汇之际,首批科创综指ETF恰好迎来集中发行。

科创综指ETF易方达(认购代码:589803,交易代码:589800)于2月17日-21日公开发售,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提供新工具,其管理费0.15%,托管费0.05%,妥妥的最低费率。

在业内人士看来,继中证A500ETF发行大战后,业内将再次迎来ETF发行大战,随着这些科创综指ETF的密集发行,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从投资端看,机构也在加大科创板的配置比例。科技再度成为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的增持方向,科创板配置比例创下新高。

据广发证券测算,截至2024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由三季度末的10.54%上升至13.02%,创下了历史新高。多只科创板股票跻身公募前50大增持重仓股名单。


01

科创综指ETF为何备受瞩目?


全球科技博弈进入剑拔弩张的新阶段,关键技术"卡脖子"的警报不断拉响。

未来愈发复杂的地缘环境之下,继续发展科创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几乎成了明牌。

2025年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上台同日,科创综指指数正式发布。

这样一个时刻发布科创综指,其寓意不言自明,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趋势势不可挡。

正在火热发行的科创综指ETF,可能会成为2025年的首个重磅级热门基金。

科创综指ETF为何备受瞩目?

科创综指ETF跟踪科创综指,从指数定位来看,科创综指定位科创板市场的综合指数,覆盖科创板的大、中、小盘证券。

众所周知,科创板由顶层设计在2019年设立,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硬科技”赛道。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持续吸引大量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当前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中国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

截至2025年2月14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5家,以7.75万亿市值的体量成为市场逐浪的核心锚点。其中50%的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与传统的科创50、科创100及科创200指数相比,三者虽合覆盖市值居前的350家企业,但仍有超200家科创板公司游离于指数之外。

随着科创板的持续扩容,未被覆盖的公司数量日益增多,而科创综指的适时推出,恰如一场“及时雨”,完美填补了这些空白。

科创综指板块市值覆盖度97%,包含科创板全部一级行业和96%的二级行业。

科创综指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囊括了科创板中除 ST、*ST 证券外的所有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最新样本数量567只。

全面布局、无偏表征、反映科创板基本面的特征使得科创综指便于产品跟踪和投资者整体布局科创板,是投资者布局布局科技创新赛道的新工具。

另一方面,这一特征也使得科创综指更符合科创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望成为衍生工具在科创板块的代表性指数,起到科创板市场的发展“指南针”作用。


02

科创全覆盖,科技创新的一张全景图谱


近年来,“科技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反映其在中国未来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全方位代表指数,行业覆盖全面均衡,科创综指覆盖17个一级行业,覆盖44个二级行业,覆盖度达96%,成分股涉及“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九大未来产业”。

这些领域不仅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

行业权重方面,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硬科技”领域权重占比较高,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具体来看,科科创综合指数中,电子(芯片)占比43.9%,涵盖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等芯片龙头;生物医药占比15.1%,电力电力设备(新能源)占比9.7%、机械设备(机器人)占比9.5%、计算机(AI应用)占比9.4%、国防军工(低空经济)4.4%,基础化工、通信、汽车占比均超2%。

科创综指以总市值加权方式编制,全方位覆盖了多个国家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行业分布与科创板整体结构高度一致,但又具备独特的优势。

这种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不仅包括技术成熟的龙头公司,也有处于“0到1”突破阶段的创新企业,全面涵盖科技创新方向,避免因投资单一赛道而错过部分仍处于萌芽中的产业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综指所有成分股均为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达58%。

此外,科创板的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较高的研发投入,根据2023年科创板全部上市公司年报,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中位数)为 12.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中位数)为 25.6%。科创综指样本股中有79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0%,344家公司超过10%。

简而言之,科创综指是一个覆盖所有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指数,也是科技创新的一张全景图谱。

科创综指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的表征功能,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中国科技创新的新工具。

同时,科创综指这种更加注重均衡与成长性的编制方法,避免了单一行业(过度集中)波动对指数的影响,形成分散效应。

在当下复杂的世界时代背景下,科创综指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是国家对科技创新日益重视的必然结果。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与资金的加持,无疑将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提供更强的动力。

未来,这一指数或将成为全球投资者观察中国科技实力的窗口,见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每一个里程碑。


03

瞄准前沿科技,

科创综指ETF易方达重磅登场!


相对主板和创业板,科创板投资门槛更高,资金要求更多,个人投资者采取指数化投资的方式更为普遍。

根据上交所数据,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已经成为A股指数化比例最高的板块,相关指数产品合计规模超过2400亿元。

与此同时,科创板投资难度较大,每年占优的科创宽基指数均不同。

此次科创综指实现对科创板宽基的全打包,不仅仅是科创板指数体系的补充,更是对我国指数投资体系的重要拓展与升级。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科创综指ETF等产品的推出,为投资者布局“硬科技”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优质工具,有望助力资金向创新领域聚集,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正在火热发行的科创综指ETF易方达(认购代码:589803,交易代码:589800)跟踪的科创板综指数为全收益指数,反应包含分红收益的整体表现,更好反应投资者实际投资收益。

作为行业领军者,易方达指数资产管理规模一直处于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截至2025年2月13日,85只ETF总规模约5897亿元,185只公募指数基金总规模超过7164亿元。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轮技术革命都会重塑财富格局——19世纪的铁路、20世纪的互联网、21世纪的硬科技等等,皆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周期系统性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当前,人工智能逐渐进入千行百业,有望再一次推动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拉开第三轮全球创新周期的帷幕。

科技领域是大国博弈未来的一大战场,在这场全球硬科技突围战中,有远见的投资者或许早已站在了趋势风口,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


风险提示:

上述内容仅反映当前市场情况,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购买任何基金产品前请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