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度拉升!三大主要指数均涨超2%,恒生科技涨超3%,医疗保健业涨超5%领跑各行业。
DeepSeek风起云涌,AI+医疗成市场焦点,上周恒瑞医药发布公司内部全面推进DeepSeek应用的通知,AI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受到关注。今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大涨2.5%,成交额已超6000万元,较前几日大幅放量。资金看好创新药,港股通创新药ETF已连续8日“吸金”,近60日获净流入超2亿元。
指数成分股中,药明生物、泰格医药涨超8%,晶泰控股、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济神州涨超6%,康方生物、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涨超5%,信达生物、石药集团涨超3%。
对于AI+医疗,政策早有布局,去年11月《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发布,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指明了方向。自2016年起,我国便开始围绕AI出台相关宏观政策,2024年,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更是密集发布。接下来3月初将召开重要会议,商业医保落地方案、基药目录修订等相关主题热度提升,创新药或将借助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获得更好的支付条件。
【机构:医疗保健板块在理论上是AI的最大应用领域】
机构认为,医疗保健板块在理论上是AI的最大应用领域,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53亿美元,但当前AI医疗的场景变现还处在探索早期,大部分公司都没有找到商业模式。
借鉴海外经验看,美国AI检测诊断公司Tempus股价20天实现翻倍,今年以来上涨近150%,预计2024年营收约 6.93亿美元,2025年营收约12.3亿美元,既有体量又有速度,商业模式初步成功,并拥有医保支付代码。据《Big Ideas 2025》报告,预测AI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东吴医药认为,Tempus思路清晰,通过测序及检测业务积累数据,为后续跟人工智能的接入做沉淀,从这个模式来看所有的基因测序公司及检测类公司都是一个庞大的医疗数据中心,这一商业模式为传统测序及检测类公司提供转型思路。
图:依据AI医疗三大趋势,对AI医疗公司的梳理
机构认为,AI药物研发仍是最主要的AI医疗应用市场,但现阶段难度较大,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成、预测和优化分子的模型可探索近乎无限可能的药物组合。从数据看,应用AI进行药物研发能实现降本增效。AI将使药物开发成本降低4倍,并将研发投入的回报提高5倍,AI药物的商业价值将比标准药物高20倍,比同类最佳的精准药物高2.4倍。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近70%,龙头属性突出!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鲜明:
更纯粹的创新药(高达84%的创新药权重占比,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最低估的创新药(截至2月13日,指数市销率处于近5年27%分位点);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境外投资产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等。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