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2月11日消息,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贵阳分中心获批关闭,这是该行2025年内关闭的第四家信用卡分中心。此前,兰州、南昌和深圳分中心已相继关停。这一系列动作反映出信用卡行业正面临转型压力,多家银行正在调整信用卡业务布局。
信用卡分中心批量关闭
2月11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网站公开消息显示,贵州监管局批复同意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贵阳分中心终止营业,要求接此批复文件后,贵阳分中心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于15个工作日内向贵州金融监管局缴回许可证,同时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此之前,交通银行已于1月关闭了兰州、南昌和深圳等三家家信用卡分中心。甘肃金融监管局于2月6日批复同意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兰州分中心终止营业,江西金融监管局于1月10日批准南昌分中心终止营业,业务和人员全部移交至江西省分行管理。深圳金融监管局则于1月24日同意深圳分中心终止营业,其业务并入深圳分行。
随着分中心业务的关停,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将进行重新整合,原由分中心负责的客户服务、市场推广及风险管理等工作将逐步移交至省分行。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银行在2024年还关停了桂林和柳州两家信用卡分中心。可见,交通银行正在大范围调整其信用卡业务布局。
市场环境变化推动转型
信用卡分中心的批量关闭反映了当前信用卡市场的困境。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为7.37亿张,环比下降1.51%。这表明信用卡市场已从增量扩张阶段步入存量竞争阶段。
信用卡分中心通常由总行直接管理,在人员、营销和场地等方面的开支独立于属地分行。在发卡量萎缩、交易额下降的背景下,其投入产出比显著恶化。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后,将业务整合到各地分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冗余开支。
此外,近年来信用卡中心在合规性方面也面临挑战。过去五年,各家银行卡中心累计被罚次数超过三十次,成为银行被处罚的重灾区。客户信息不合规使用、催收手段失当、经营决策不审慎及发卡或调额审核失职等问题频出,促使银行重新审视信用卡中心的发展模式。
行业格局重塑在即
信用卡分中心的关闭并非意味着行业衰落,而是银行业务转型的必然选择。在存量竞争时代,银行需要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重构信用卡业务的价值链。
随着部分银行收缩信用卡业务规模,市场竞争态势可能会发生变化。留下来的银行可能会加大对信用卡业务的投入,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同时,银行之间的竞争可能会从信用卡业务逐渐转向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其他业务领域。
交通银行多家卡中心的关停也向行业传递出信用卡市场"转型"的信号。未来,越来越多的银行可能会关闭运营效率低下的分中心,重新审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策略,以客户价值为核心,重塑竞争力。这场席卷行业的"撤退潮"或将成为银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