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10日 ,港股通科技ETF2025年以来涨幅高达18.17%,成为年内表现最为亮眼的ETF之一,万得排名6/2862,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投资表现。
截至2025年2月11日 10:44,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下跌1.97%。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舜宇光学科技(02382)领涨5.03%,金蝶国际(00268)上涨3.44%,东方甄选(01797)上涨2.92%;吉利汽车(00175)领跌9.26%,长城汽车(02333)下跌7.57%,小鹏汽车-W(09868)下跌6.49%。港股通科技ETF(513860)下跌1.99%,最新报价0.64元,盘中成交额已达1.04亿元,换手率9.3%。
规模方面,港股通科技ETF最新规模达11.25亿元,创近1年新高。
份额方面,港股通科技ETF近1年份额增长2.11亿份,实现显著增长。
绝对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2月10日,港股通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6.26%,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2.80%,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90%。
费率方面,港股通科技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1月20日,DeepSeek发布全新的开源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在数学、编程和推理等多个任务上达到了与OpenAI o1相当的表现水平。2月8日,QuestMobile数据显示,DeepSeek在1月28日的日活跃用户数首次超越豆包,随后在2月1日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应用。
DeepSeek的AI大模型持续火热,全球众多的科技大厂纷纷下场对DeepSeek模型进行支持。国内方面,据智东西,截至2月7日,已有包括华为昇腾在内的16家国产AI芯片企业相继宣布适配或上架DeepSeek模型服务,华为云在内的10家国内云计算巨头以及至少12家独立云及智算企业均宣布对DeepSeek的支持。海外方面,亚马逊AWS、微软等云服务大厂纷纷上线基于DeepSeek模型的云服务,英伟达、AMD、英特尔等芯片大厂纷纷完成对于DeepSeek模型的适配。
国泰君安指出,中国AI产业的创新突破不仅在于拉近中美AI产业差距,更重要的是商业机会、社会资本与人心共识的凝聚,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重估与2025年科技“转型牛”主线确立的基石。另一方面,全球流动性环境的积极变化也正在助推中国启动新一轮科技周期。2025年,中国科技企业的冒险精神正在被重新激活,在新一轮全球实际利率的下行周期中,中国企业将围绕AI展开新一轮资本开支,在前期紧缩周期中收缩更多的互联网/软件/消费电子/机械等民企龙头将是本轮开支的先锋。
该机构表示,模型成本的下降将加速国内AI应用发展,并带动更多硬件需求,产业链整体有望螺旋向上。在紧缩周期中资本开支收缩较大的科技行业将是本轮资本开支的先锋,结合机构配置拥挤度,推荐:1)AI应用创新:港股互联网/游戏/广告营销/软件开发/医药;2)AI终端设备: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汽车;3)AI国产硬件:半导体/通信设备。
港股通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内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