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简直离谱,15.5万辆小米SU7撑起万亿市值!小米股价涨疯了,总市值达到1.07万亿港元,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拿下全球车企第三

2025-02-07 17:51:40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金融界2月7日消息简直离谱,15.5万辆小米SU7撑起小米集团万亿市值!2月6日,小米集团港股上涨,股价突破到40港币,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1.02 万亿港元。7日小米集团股价加速上涨,大涨4.69%,截止收盘报42.5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总市值1.07万亿港元(997

金融界2月7日消息简直离谱,15.5万辆小米SU7撑起小米集团万亿市值!

2月6日,小米集团港股上涨,股价突破到40港币,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达到了1.02 万亿港元。7日小米集团股价加速上涨,大涨4.69%,截止收盘报42.5港元/股,创历史新高,小米集团总市值1.07万亿港元(9970.19亿元人民币),总市值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位列全球车企第三。在2025年以来,小米股价涨幅已超20%。

此轮小米股价暴走推手来自于造车,在2021年1月5日,小米集团曾涨至35.9港元/股,随后开始股价开始慢慢熊途,一路跌至2022年10月12日,当日小米集团一度跌至8.31港元/股。随后在造车利好的加持下,小米集团开始掀起一波波澜壮阔的走势,自两年多时间里,从8.31港元/股涨至42.5港元/股,小米集团股价涨幅超过410%。

5.5万辆小米SU7支撑起了小米集团万亿市值

造车新兵小米成为2024的一匹黑马。

去年11月,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集团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2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17.1%。

12月31日晚,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跨年直播活动中透露,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超过13.5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根据计划,今年1月将新增16家门店,预计覆盖呼和浩特,洛阳等6座城市,同时另有29家小米汽车服务中心与授权服务中心开业。

小米汽车官方2月1日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SU7车型在1月的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辆,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辆。

目前小米汽车的总交付量约为15.5万辆,也就是说,15.5万辆小米SU7支撑起了小米集团万亿市值。

小米汽车业务仍然处于亏损之中

不过,截至去年三季报显示,小米汽车业务仍然处于亏损之中。2024年11月18日,小米集团公布三季报,第三季度营收925.1亿元,同比增长30.5%,预估902.8亿元;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97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95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2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17.1%,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15亿元。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39,790辆。

若以此计算,三季度目前小米SU7平均售价23.88万元,平均每辆车亏损37698元。

对于造车亏损,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小米汽车仍然处于早期阶段,规模还不够大。自建工厂、自研核心技术,前期重投入,成本有分摊,所以前期有亏损,整个电动汽车行业规律也是这样。小米专注纯电动车市场,就行业来说,纯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油车,以及插混/增程车。同时,小米SU7产品用料非常扎实,这也相应带来整车成本很高,所以短期内亏损是正常的。“我们交付规模还在持续提升,10月单月交付量已经超过2万台,全年10万台交付目标已经完成。未来随着交付量增加,亏损收窄,规模效应会更凸显。”

对于目前小米涨不停,不停涨的疯涨势头,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小米集团正在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硬核科技企业之一。小米上涨的“核心逻辑”包括:1)小米汽车超预期成功,2)手机高端化见效,3)IoT 大单品策略爆发,4)新零售能力升级,以及后续可能落地的手机消费补贴等。

中信证券,认为组织进化和战略升级是小米市值上涨的“深层逻辑”,业务超预期带来的业绩α源自公司自 2021 年以来的“二次创业”。更深层的“时代逻辑”, 还在于小米抓住了互联网和 AI 的红利,逐渐探索出中国科技智造和全球化之路。

但是仅仅交付了15.5万辆小米SU7的小米集团,是否能够支撑住这万亿市值仍然是未知数。

2月7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上午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在汽车工厂的研发中心,窗外就是涂装车间。今天我和制造同学们会认真讨论,在确保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产!”

雷军在2月1日曾表示,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30万台,新的一年小米汽车将持续扩充产能。

新能源车企价格战不断

但是等待小米的并不是坦途。蛇年刚开年,新能源车企价格战就打响了。

2月1日,蔚来在推出5年0息的限时金融优惠政策。2月1日至2月28日,消费者支付定金购买蔚来相关车型,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

节后上班第一天,特斯拉、小鹏汽车就纷纷加入战局,打法和策略与蔚来如出一辙,瞄准贷款买车的免息空间。2月5日,特斯拉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优惠组合方案:“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特斯拉保险补贴首次覆盖Model 3全系车型,也是保险补贴和5年0息政策首次同时出现。

就在特斯拉疯狂降价的同时,直接逼出了小鹏汽车“五年0利息0首付”大招。

同一天,小鹏汽车宣布推出业内唯一的“五年0利息0首付”购车优惠措施,最高贴息金额达5.7万元,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以及小鹏G6等车型。此外,零跑汽车也发布了2月的购车政策。以C10为例,报废旧车购买可享受2万元的国家补贴,同时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选装礼等权益。

合资厂商也不甘寂寞。广汽丰田发布“一口价”活动具体细则,即日起至3月31日,锋兰达、威兰达“一口价”分别为8.98万元起、12.98万元起,最高直降4.4万元。广汽丰田方面同时称,限时期内购车可享“0首付、0利息”、“三大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等政策。

考验雷军的时刻正在到来。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