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股盘后,高通公布了2025财年一季报,对应截止去年12月29日的成绩单。
与分析师预期相比,高通一季报堪称完美,营收和利润全面超预期:
二季度指引方面,高通预计总营收在103-112亿美元之间,中位数107.5亿,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03.4亿。
但因预期2025财年QTL(技术授权费)收入与2024财年持平,引发市场对手机销量前景的担忧,盘后股价下跌4.6%: $高通(QCOM)$
虽然市场反应过激,但高通的QTL收入指引不包括与华为续约的可能性,亦未考虑中国于今年一月开启的手机补贴及AI可能带来的销量刺激,因此,高通的QTL指引偏保守,或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具体来看:
高通一季度营收116.7亿,同比增长17.5%,大超管理层给出的113亿指引上限:
分业务看,核心的手机芯片营收75.7亿,同比增长13.3%,超过分析师预期的70亿;IOT业务营收15.5亿,同比增长36%,超过分析师预期的13.9亿;QTL(技术授权费)营收15.4亿,同比增长5%,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5.5亿;汽车芯片营收9.6亿,同比增长60.7%,超过分析师预期的9亿:
手机业务的增长主要是量价齐升,一方面,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强势反弹,出货量达 12.2 亿部,同比增长 7%。其中,苹果出货量为 2.259 亿部,同比下降 1%,以小米、vivo为代表的安卓阵营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高通大幅受益:
另一方面,随着AI手机及高端机型销量提升,高通手机芯片单价有所上升,带动手机芯片业务取得两位数增长。
IOT业务一方面是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复苏,另一方面是高通将其AI PC业务放在了IOT里,根据Circana 的数据,去年12月份,高通骁龙 X 系列在美国800美元以上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市场中占有超过10%的市场份额。
随着搭载骁龙 X 系列芯片的PC机型增加,高通的IOT业务仍有上升空间。
汽车芯片业务无需赘言,以中国为例,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首选的汽车座舱芯片,几乎清一色都是高通。
QTL技术授权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并不高,仅13%左右,而且几乎没有成长性,主要是全球手机销量多年停滞。
虽然该业务收入占比较小,但利润率较高,而且从该收入也可推算出全年手机销量情况。
根据管理层的指引,QTL2025财年营收与2024年持平,引发市场对手机销量的担忧。
在业绩会上,管理层也明确提到,他们预计2025年全球手机销量持平或低个位数增长,这不算意外,此前IDC有着同样的预测。
如果你看看这几年全球手机销量就明白了,该市场已是存量市场,如果没有重大更新,总销量突破新高的概率并不大:
因此,目前的手机市场呈现出非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一会增长,一会下滑,总体保持了平稳。
AI的出现对高通来说是个机会,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缺乏杀手级应用,消费者换机欲望依然偏低。
不过,DeepSeek的出现,让杀手级应用出现的时间和概率增加,高通肯定能从AI手机中受益,而且是量价齐升。
当然,手机市场终究是存量,高通多元化发展才是未来的希望,比如高通的PC芯片抢夺英特尔、AMD的X86份额,再如其汽车芯片重现手机辉煌。
此前,高通预期到2029财年,非手机营收将达到220亿美元,其中Windows PC 收入达到 40 亿美元。
如果2029过于遥远,当前季度,高通预计手机芯片营收增速约10%,IoT预计同比增长15%,汽车芯片50%,QTL约13.5亿,同比持平,不及分析师预期的14亿。
总而言之,高通的一季报并不差,指引也不错,除了QTL不及预期外,没啥可挑的。
可惜,市场就盯着高通QTL业务说事,愣是把股价砸了近5个点。
从估值上看,高通谈不上高估,亦和便宜联系不起来,未来股价的涨跌,多少有些随机,未来的重大变量或聚焦在AI杀手级应用上,届时,手机和PC市场将迎来重大换机周期,高通是最大的受益者,耐心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