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官网显示,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控股")再度提交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这是微医控股继2021年4月首次递表失败后的二度冲刺,背后蕴含着公司扭转长期亏损局面的迫切需求。作为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微医控股此次上市能否成功,不仅关乎公司自身命运,更将成为整个AI医疗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AI医疗:救命稻草还是虚幻泡沫?
微医控股在最新的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位为"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这一定位的转变反映了公司对AI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微医控股在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的收入份额达10.6%,位居行业第一。然而,尽管公司在AI医疗领域表现亮眼,其整体财务状况却不容乐观。
自2018年以来,微医控股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高达268.59亿元。虽然2024年上半年亏损有所收窄,但仍达4.34亿元。这种长期亏损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也给其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阴影。微医控股希望通过AI医疗业务扭转局面,但这一领域的盈利能力仍存疑问。2024年上半年,公司AI医疗服务的毛利仅为1994.1万元,远低于传统的在线问诊和线下医疗服务业务。
"健共体"模式:创新还是冒险?
面对持续亏损的困境,微医控股推出了"健共体"模式,试图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提升盈利能力。这一模式通过按人头付费的医保预算获取资金,与医疗参与者分摊预算盈余或赤字。2024年上半年,来自天津市地方医保基金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56.8%,显著提高了整体营收。
然而,"健共体"模式也存在潜在风险。首先,如果未能实现盈余,公司需要向健共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偿付赤字,可能导致更大的亏损。其次,为了避免亏损,可能会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廉价药物或医疗服务的道德风险。最后,这一模式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其可复制性和推广前景尚不明确。
微医控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技术壁垒不足:微医控股的AI技术主要依赖第三方基础模型,缺乏核心技术壁垒,面临同行复制和激烈竞争的风险。
2. 资金压力巨大: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2.47亿元,难以维持一年的正常运营。同时,公司还面临着高达241.9亿元的赎回负债,如果未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IPO,这一负债将成为沉重的包袱。
3. 政策风险: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这可能对公司的业务模式产生不确定性影响。同时,医疗行业监管的加强也可能限制AI医疗业务的扩展。
4. 市场机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AI医疗领域的市场前景依然广阔。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微医控股如果能够突破技术瓶颈,提升AI医疗服务的盈利能力,仍有望在这一蓝海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微医控股的二度冲刺港交所,既是公司寻求资金解困的关键一步,也是整个AI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公司在AI医疗领域表现亮眼,但持续亏损、资金压力和政策风险等因素仍给其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微医控股能否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优化扭转局面,不仅关乎公司自身命运,更将影响整个AI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这场AI医疗的"赛跑"中,微医控股能否突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