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现货ETF通过后,对加密生态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华尔街的传统资本终将覆盖整个加密资产对法币(美元)的出入口并(通过现货ETF等金融工具)掌控对所有主流加密资产的定价权。
二是华尔街的传统巨头必将在加密生态中的基础设施和应用领域全面布局。
我们今天先看第一点。
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已经成功地收获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ETF。
但我相信他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这两个代币,金融嗜血的本性一定会驱使它们想方设法地把触手伸向一切可能的标的,把它们的影响力覆盖到整个加密生态。
因此,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后,它们一定会孜孜不倦地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新目标,推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加密资产现货ETF。
在现在的加密生态中,从技术角度我们大概可以把(同质化)代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区块链的原生代币(比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另一类是基于区块链协议的派生代币(比如ERC-20代币和BRC-20代币)。
按照最新的FIT21法案,基于区块链的原生代币相对而言容易被视为是“非证券”,因为它们相对容易去中心化,更像用于服务或消费,可以在操作上避免像证券。
在基于区块链的原生代币中根据共识机制的不同又有两种主流代币:基于POW的代币和基于POS的代币。在这两类中,POW是少数,而POS是大多数。
根据现任SEC主席过往的言论,POW类的原生代币相对容易避免有“证券”的嫌疑,而比特币又是POW的典型并且是整个加密生态的王者,所以比特币现货ETF第一个被批准了。
对于POS代币,由于现任主席此前的负面言论,我们原以为其质押机制会是代币ETF被批准的障碍。可以太坊现货ETF的被批准说明在审批标准上,POS和质押机制并非障碍。
这样一来,整个生态中的POW和POS原生代币就都成了潜在标的。
除了POW和POS代币之外,整个加密生态中还有一群更为广大的代币群体,它们就是基于区块链协议的派生代币,尤其是基于以太坊ERC-20协议的代币。
而对这个领域的代币,目前似乎没有任何机构递交过相关的现货ETF申请材料。由此可见,至少在当下,这类代币在机构们的眼中还不是重点。
有意思的是,这些发行ERC-20代币的项目方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并没有把代币和项目的预期收益挂钩,仅仅只赋予了代币所谓的“治理功能”。这使得这些“治理代币”目前看来似乎也与“商业化”和获得“预期盈利”无关。
不过从这些ERC-20代币比较容易触及“去中心化”的判定。
相反,在本轮比特币生态中崛起的以BRC-20为首的一大批铭文代币看上去更加没有“商业化”和“预期盈利”的特点,也更显得“去中心化”。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只要有足够大的流动性并累计足够高的共识,完全有可能终有一日也被巨头们发行成ETF。
根据上面的线索和推测,我认为接下来华尔街的巨头们大概的行进路线会是这样:
继续在POW和POS原生代币中寻找新的目标。但它们不会漫无目的地盲选,而是可能选具备这样的特性的代币:市值大、共识强、流动性好、他人掌控的筹码分散。
其实这类原生代币的好标的在当下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当这类原生代币中的好标的被选完后,我认为它们肯定会把目标瞄准ERC-20、BRC-20等协议代币。
总之,若干年后当我们再审视整个加密生态时,我们一定会发现生态中的好标的几乎全都被华尔街的巨头们发行了现货ETF。而届时的加密资产将名正言顺地成为一个新兴的金融资产崛起在世间。
根据这个路线猜测,我们就静待这些巨头们下一次向SEC提交新的现货ETF申请材料时,又瞄准了哪些代币吧。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