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地时间周二开始,美国资本市场从T+2结算交易转为T+1,转变将涉及股票、公司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共同基金和期权。
当前,美股实行实行T+0交易制度,但实行T+2结算交割制度。即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该股票。但交易的结算并不是立即完成的,投资者当天卖出股票,在交易后两个工作日才能收到结算的资金。
从T+2转为T+1后,投资者在卖出股票后一个工作日就能收到结算的资金。
回顾历史,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将标准结算期从五天(T+5)缩短为三个工作日 (T+3)。2017年,SEC再次将结算期缩短至两天 (T+2),并于2024年引入T+1结算期。
目前,全球多数股市都在加快结算机制。印度已经从今年3月28日开始试行“T+0”结算制度,英国、欧盟和瑞士也在探索效仿。
加拿大、阿根廷和墨西哥已于当地时间周一转向T+1,不过,美股周一因为阵亡将士纪念日休市一日,因此T+1的结算机制今晚才开始实行。
追溯来看,推动此次规则转变的是市场此前的几轮大幅波动,包括2021年初的Meme股热潮。
当时,T+2结算机制下,交易平台要用自己的资金向清算所存管信托公司(Depository Trust Company,DTC)缴纳保证金。
随着Meme股票的交易额和波动率不断升高,Robinhood等平台需要缴纳的保证金迅速上升,而不得不“拔了网线”,阻止客户购买几只热门股票,导致这些股票的价格暴跌。
SEC的主席Gary Gensler表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风险,(T+1)将使市场更有弹性、更及时、更有序。”
影响上,SEC上周表示,较短的结算周期可能会导致结算失败率的短期上升,并对一小部分市场参与者构成风险。
纽约梅隆银行的托管业务商业产品主管Adam Watson表示,转向T+1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它降低了交易对手方在交易尚未结算时破产的风险。
但他警告称,“你将看到短期失败率和融资成本上升”,以弥补可能无法达成协议的后果。
分析师预计,非美国基金管理公司将在结算时间变短后将遇到较大的困难。
举例而言,一名香港的投资者指示其美国经纪人周一买入苹果股票,T+2结算制度下,投资者本可以周二在香港购买美元以了结交易。但如果转向T+1,当香港外汇交易员周二上午开始办公时,周一达成的协议将已处于结算的最后阶段。
花旗认为:“在外汇交易日结束时以及之后不久,流动性要求可能会进行调整。从中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随着我们进入正常业务流程,流动性将会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结算机制的转变时点还撞上了两项重大事件,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首先是周三的双重结算日,周五的T+2交易、周二的T+1交易同时到期。
同时,MSCI的指数将在T+1机制施行后的第三个交易日(5月31日)进行调整,届时追踪指数的被动基金将重新调整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