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险资在悄悄扫货。
1
长线资金扫货!险资一天举牌2家公司
5月17日,江南水务、城发环境两家公司同时发布被“举牌”的公告。
公告显示,长城人寿有4676.17万股江南水务,3210.43万股城发环境,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5.0001%,达到举牌线。
对于增持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目的,长城人寿均表示,是基于保险公司自身配置需求以及公司配置价值进行的长期投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本次权益变动后,长城人寿表示,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加这两家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长城人寿近一年以来的第5次举牌。
去年长城人寿举牌了浙江交科,举牌浙江交科的次日,长城人寿继续买入中原高速股份,触及举牌线。时隔8个月后,今年年初长城人寿举牌无锡银行。
从被举牌公司的业务上看,大多属于公用事业。公开资料显示,江南水务主要经营自来水和污水处理业务,城发环境则是固废处理、环境卫生业务,中原高速经营高速公路业务。
此外,同属公用事业板块的广东建工也被长城人寿增持。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长城人寿持股数量较2023年年报增加4897100股,持股比例增加0.13%至4.36%。
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看,一季度长城人寿自有资金是12家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新进江南水务、创业环保、上海能源、城发环境、楚天高速、赣粤高速和东莞控股;加仓广东建工、无锡银行和中原高速;对金融街和浙江交科持仓不变。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从持股行业分布看,长城人寿偏爱基础设施、铁路公路为主的公用事业股。
为何保险资金偏爱公用事业?
业内猜测或许与涨价有关。近期水电燃气、高铁等公用事业涨价消息不断。
此外,近来保险资金投资热情持续升温。今年以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4次,已达到2022年全年的举牌次数,在2021年则只有1次。时间来到2023年,险资在资本市场上则进一步活跃,达到了9次举牌。
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举牌两家上市公司,是公司践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理念、推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的重要体现。
2
纽约铜史诗级逼空,全球金银铜普涨
美国期铜逼空行情仍在持续,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期铜价格飙升,一度创历史新高,主力7月合约上周五收盘价格达每吨1.12万美元大关,单周涨超9%,今天继续上涨。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期货价格今日盘中大涨4%至11104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指出,纽约铜期货突然上演史诗级逼空的主要导火索是铜的供需趋紧。一方面,供给端频受扰动,引发对铜供给短缺的担忧;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复苏和能源转型推升了对铜的需求。
花旗集团研究报告表示,COMEX和LME这两家交易所的铜期货,已吸引高达250亿美元的投机性多头资金。随着COMEX铜价格飙升,空头资金正承受巨大压力。
在纽约铜史诗级逼空影响下,全球市场迎来了一波金银铜普涨行情。上周黄金、白银再次暴涨,白银价格攀升至11年新高。
黄金期货及现货价格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16%;白银,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32%,远远超过了各国的股市表现,有投资者喊出“炒股不如买金银”。
在这轮贵金属上涨中,各地央行持续买入黄金,金价持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白银供需缺口推动其价格走高,2020~2023年白银供给量增长0.3%,而需求则增长5.2%,累计库存在短短3年内减少5.4亿盎司。2023年,全球矿产白银供应量下降630万盎司至8.3亿盎司,同比下降0.7%。
此外,贵重金属价格上涨与美联储动作有关,美联储降息迟迟无法落地,支撑了走高的资产定价。
A股市场贵金属表现抢眼,有色金属板块开盘走高,永盈基金黄金股ETF、华夏基金黄金股ETF涨超6%,鹏华有色ETF基金、南方基金有色金属ETF大涨。
2月6日行情启动以来,有色金属板块区间涨幅高居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第一名。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从近期经济情况及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来看,并无贵金属的重大利多因素出现,但贵金属出现显著上涨,这一定程度上与贵金属相对有效的市场相背离,贵金属的大幅上行或已脱离理性的缰绳;但市场非理性的情绪本就是市场的组成部分,情绪也是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当前更需要的是理性地看待与参与市场。
3
净流入3172亿,沪深300ETF最“吸金”
今年以来,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数据显示,年初截至5月17日,ETF全市场合计净流入3172.01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增长。去年同期净流入为527.59亿元,今年增加约5倍。
沪深300相关ETF的净流入超2531亿元,最“吸金”。其中,沪深300ETF易方达净流入超过809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沪深300ETF华夏、嘉实沪深300ETF资金净流入均在500亿元以上。
过去3年,ETF凭借其费率低廉、交易便捷等优点,受到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广泛认可,资金通过ETF参与市场已形成显著趋势。
在行情转好带动下,基金业绩近期出现回升,大约7成基金取得浮盈。
截至5月17日,全市场约11000多只公募基金中,年内有8824只取得浮盈,比例占全市场的74.24%。其中,152只产品浮盈超20%、6只浮盈超30%,最高浮盈接近41%。
增量资金方面,年内新成立产品为448只,与去年同期496只相比有所下降,但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则超过去年同期。
截至5月17日,年内公募基金为市场带来约4200亿元增量资金,去年同期为4048亿元。
与此同时,近期成立的次新基金净值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动,或是建仓入场节奏较快有关。近段时间,公私募存量基金平均仓位也出现明显提升。
投资者情绪情绪也正回暖。当前正处发行阶段的新基金有87只,预计合计募集资金近2500亿元;其中有20只产品处于顶格募集状态,募集目标为80亿元。
在深交所基金部发布的《ETF投资交易白皮书(2023年)》里提到,近年来指数化投资理念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使用ETF这一低费率、高流动性、低门槛的投资工具参与场内投资。2023年ETF总成交额27.58万亿元,较2022年提升4.67亿元,其中非货币ETF总成交额达20.22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