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需求扩张再加上供给紧缩的市场预期,推动了3月份以来全球铜价持续走强的行情。
截至4月1日,国际铜价(LME铜)在前期突破9000美元/吨关口之后,依然维持在8800美元/吨一线的相对高位位置。
“铜博士”的走向及相关行业位置领先、业绩持续向好的铜业股的表现,在海外资本市场成为了多方关注的焦点。
一、铜市迎来新风口!近期铜价创下新高的主导因素
中邮证券研究指出,铜将是2024年确定性最大的有色金属之一。
两大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大摩和高盛也在近日纷纷发表观点,看好铜市场的未来走势。他们一致认为,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铜作为重要的工业金属,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大摩指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数据中心正成为铜需求的新增长点。据预测,到2027年,AI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可能占到全球铜需求的3.3%,仅次于电动汽车的5.2%。这一数字虽然看似不大,但其增长潜力却不容忽视。从2023年的每年20万吨至50万吨,到2027年猛增至50万吨至1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6%。这一惊人增速,让市场对铜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与此同时,高盛也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对铜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认为,在美国非衰退的环境下,降息政策将成为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催化剂”。其中,对铜和黄金的提振作用最为明显。降息不仅降低了借贷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活动和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加了对铜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两大机构的乐观预期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AI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铜作为关键的原材料之一,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新兴起的AI领域,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高性能计算以及庞大的服务器网络建设,这些紧迫性需求的猛然出现,都需要市场未来逐步提供大量的铜材料作为支撑。因此,AI和算力的兴起无疑为铜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铜价的上涨并非一蹴而就。虽然大摩预测到2024年四季度铜价可能上涨至10500美元/吨,较当前水平上涨18%。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是势不可挡的,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AI和算力的崛起还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都为铜价的长期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海外铜业国企股的关注度持续获得提升,估值重估进行时
我国是全球铜矿资源最大的需求国,在近年新能源领域的高速发展下,耗铜量也随之而大幅增加。
从区域分布来看,世界铜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个地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球铜产量达到2200万吨,智利产量高达52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4%左右,而中国位居第四名,产量占比近9%;在全球铜矿储量来看,同样是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数据,中国铜矿储量在2022年位列全球第七,约达2700万吨,占全球铜矿储量8.9亿吨的比重仅3%左右。
因此,站在长期的视野,只要中国未来决意继续在新能源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又要积极参与到AI和算力的新时代科技角逐竞争中去,那么中国的矿业公司,特别是头部的国有矿企就须要逐渐承担起出海“买矿”,迈向国际化,打破国家“缺铜”长期格局的重担,这也是中国矿企未来发展及成长道路必经阶段,也是它们始终要面对的宿命之战。
如今,仍有不少的先行者和孤勇者,如中国有色矿业,已经率先走在了大多数企业的前面。
一直以来,全球铜矿主要被寡头垄断,中国在上游话语权偏弱。而按照上述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铜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难题,出海战略或是唯一出路。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国内大型矿产企业购买海外矿山、参与运营海外矿山事件,以及由国资控股、国企控股的海外经营矿业平台的关注度大增。
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海外矿企高度符合了大多数聪明投资者一贯对价值蓝筹的“审美观”,即其长期具备增长潜力,隐藏价值高,经营业绩稳定,以及每年大比例分红派息等辨析度高的特征。
若再叠加了存在铜价表现长期向好,全球矿产资源并购频现,以及国际矿业巨头纷纷持续提升铜金属的产销量指引等事件催化,在香港上市的涉及海外铜矿经营国企控股上市平台,比如中国有色矿业、五矿资源、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或将在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下从而获得“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发展路径的价值重估及估值溢价,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符合长期战略布局的重要矿业资源或资产的关键“定价权”,已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三、中国有色矿业:深耕中非铜矿资源,铸就行业领军地位
中国有色矿业是港股市场上近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有色金属龙头——按照最新发布的业绩公告,以中国各大铜业国企给出的24年铜产量指引计算,中国有色矿业位列港股市场第二名,仅次于紫金矿业。
它作为国资委直属央企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的重要子公司,近年来在中非铜矿资源领域持续深耕,逐步确立起行业领先、地区领先的地位。
据悉,中国有色矿业的母集团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遍布40多个国家,涉及40多种有色金属品种,其中境外重有色金属资源量高达2000多万吨。作为我国“走出去”开发铜资源时间最长、产业链最完备、项目数量最多的国有集团企业之一,中国有色矿业及其母集团已在国际市场的矿产资源产业上充分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公司资源主要集中在中非铜矿带,特别是赞比亚和刚果(金)地区,这两个国家拥有丰富的铜钴资源,为中国有色矿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获取优势。
在赞比亚,中国有色矿业通过旗下中色非洲矿业、中色卢安夏和谦比希湿法冶炼等核心企业,掌握了大量优质的矿山资源。谦比希铜冶炼厂作为该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代工生产粗铜和阳极铜,产品质量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同时,中色卢安夏和谦比希湿法冶炼也具备生产阴极铜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
在刚果(金),中国有色矿业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公司以刚波夫主矿为核心,通过刚波夫矿业湿法冶炼厂、中色华鑫湿法冶炼厂和中色华鑫马本德湿法冶炼厂等生产企业,主要生产阴极铜以及高品质的氢氧化钴。此外,卢阿拉巴火法冶炼厂还专注于生产粗铜、阳极铜以及硫酸、液态二氧化硫等副产品,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中国有色矿业凭借丰富的资源储备、完备的产业链、卓越的技术实力及多元业务和产品组合,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非地区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成为国际有色金属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据公开资料,中国有色矿业在中非地区运营及掌控的所有矿山铜矿产资源总量合计约近700万吨,铜储量则超170万吨。
此外,在2024年4月1日,公司发布关于中色卢安夏资源量更新公告。据报告中对资源量的最新估算,卢安夏铜矿共有铜金属资源量262.37万吨,相比2023年年报数的144.37万吨增加了81.73%。公司在铜金属的资源量和储量方面进行的战略布局和持续巩固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重要的自给资源保障。
2023年,中国有色矿业累计生产粗铜和阳极铜28.57万吨,生产阴极铜14.24万吨(当中自有矿山生产的生产粗铜和阳极铜为8.77万吨,自供占比约30.70%;自有矿山生产阴极铜,自供占比约57.34%;整体平均自供率超过41%),加上集团代加工铜产品8.98万吨,合计完成的铜总产量约达51.79万吨。
若按照自供率40%或以上数据进行保守推算,中国有色矿业现存的铜储量和资源量已经足够公司稳定发展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
从趋势来看,近年来中国有色矿业仍致力提升自有矿山产铜的自供率,这是维持长期经营和业绩稳定释放的关键所在。
然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长期的、稳定的真实投资收益率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方向。
比如衡量企业终极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ROE,中国有色矿业在2020-2023年中国有色矿业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11.73%、26.98%、16.44%及15.85%。
凭借长期稳定的数据出色表现,中国有色矿业成为了港股有色板块中唯一的一家连续4年ROE超过10%的矿业公司,与此同时,它也是板块中唯一的一家连续4年ROE表现排名进入前五的公司,这一成绩即使放在资本市场与国内其他制造业龙头进行比较,也足以傲视群雄。
所以,凭借稳定业绩实现周期穿越的矿业股,中国有色矿业以真实数据告诉了市场,它完成了违反常识的挑战,或许可以说,完成了一个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建立在稳健经营和长期战略布局的稳固基础之上,中国有色矿业拥有长期分红习惯,其公司治理能力放在所有的港股国有上市企业进行比较也是排在靠前位置,从公开数据中,也可发现其独到之处。
据财报资料,在2020-2023年,中国有色矿业的股息分派率分别为 42.93%、40.25%、40.18%及40.00%,其因此成为了港股有色板块当中唯一的一家派息率持续4年超过40%的上市公司。从股息回报率来看,近4年的平均股息回报率约5.90%,反映出公司仅靠现金股息分红就可获得5%以上的真实回报,以上数据表现能够充分验证出一个事实,公司的红利股属性已跃然纸上。
即使不考虑铜价长期看涨的这一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可能发生持续变化的条件,仅靠中国有色矿业的扎实基本面和长期稳定业绩表现,以及每年大比例分红派息等红利股属性,已经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定论:中国有色矿业或为港股市场值得长期投资的、质地上乘的铜业股标的;而在铜价的长期看涨这一大背景板下,无疑正为中国有色矿业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
综合上述,在投资风格上,无论站在防守,还是进攻的角度,要记住一点,中国有色矿业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在海外铜业股的押注上,一旦错过了它,就如当年大多数人错过紫金矿业一样,很可能就会一去不复返了。笔者始终相信,历史不会重现,但类似的情节还会反复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