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
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消费
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支持社会力量提供社区服务。
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
住房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
农村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
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城镇化
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就业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
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坚决纠正各类就业歧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适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
医疗卫生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着眼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
加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社会保障和服务
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做好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政策。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防止返贫和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密扎牢。
精神文化生活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
建好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教育
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数字教育。
环保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强化固体废物、新污染物、塑料污染治理。
组织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
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