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尹沿技近期对阳光电源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逆变器龙头厚积薄发,新能源业务多点开花》,本报告对阳光电源给出增持评级,当前股价为90.2元。
阳光电源(300274) 核心观点: 纵向一体化(一):从逆变器向风光产业链下游拓展,头部根基稳固2023年,风光行业依旧火热,带动逆变器需求量高升。①光伏领域:国内逆变器企业是全球主力,Top5占比达71%,较2021年+8pct,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2022年出货量达77GW,同比+63.8%,其产品功率覆盖3-8800kW,应用于多元场景。相较同业,其在资金规模&盈利能力、产品研发&迭代速度、品牌力&全球销售渠道上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壁垒。②风电领域:在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作为少数第三方风电变流器供应商,2022年全球发货量超23GW,同比+53%。未来,紧抓风机大型化趋势,有望受益于行业高增。③产业链延长:公司向下游电站系统集成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拓展。2020-2021年,在DBT模式的开发商中,公司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建设量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3年H1,公司累计开发建设风光发电站35GW。此外,公司突破地理条件限制,开展水面光伏业务,已应用于多种极端天气中,并得到多项目检验。 纵向一体化(二):切入储能PCS并向下游系统集成拓展,海外渠道构筑产业护城河 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预计达15GW,行业持续火热,尤其是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切入储能变流器业务,并向下游系统集成环节拓展。其中,储能系统出货量连续七年位居中国企业第一,2022年,储能系统出货量达7.7GWh,海外占比70%;2023年H1,储能系统出货已达5GWh。由于海外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基于先进入者优势,已构筑产业护城河。另外,在技术方面,公司首次提出“三电融合”理念、布局构网型技术、积极进行液冷储能系统产品迭代,头部优势有望持续拉大。在资金方面,公司具备斩获集采订单能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结合公司提供全链服务的附加价值,储能板块龙头地位凸显。 横向一体化:多维角逐氢能、电车和智慧运维业务,构建新能源一体化平台 公司横向布局多条新能源增长曲线。①氢能:目前氢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绿氢在制氢方式中最具潜力。公司同时开发AWE和PEM电解槽技术,并创新开发柔性制氢系统,已中标多项大型绿氢电解槽项目。②电车:公司较早布局电车领域,其电控产品已大批量装车,并计划于2023年实现百万台的交付目标;且公司的充电桩业务正处起步阶段,在为车企打造工商业光伏电站的同时,实现产业协同。③数字化:公司积极研发能源软件系统,开展智慧运维服务,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为产线赋能增效,叠加目前已开启数字化转型,预计不久将为企业贡献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631.3亿元/914.0亿元/1233.8亿元,同比增长56.8%/44.8%/35%;实现归母净利润70.4亿元/110.0亿元/137.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2/10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元器件供应紧缺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风险;海外贸易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可再生能源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金证券宇文甸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2.93%,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98.76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3.56。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4家,增持评级7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26.36。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