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三德科技(300515)发布公告称东吴证券袁理 谷玥 陈孜文、中信建投基金吴广浩、国泰基金李行、国寿安保基金王达、珠江人寿保险王钟扬、杭银理财方能之、淳厚基金杨泽宇于2023年9月20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产品的市场规模?单一客户对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需求是否与其装机容量有对应关系?
答:公司所处行业较为细分,目前暂无市场容量方面公开、权威的数据。以一个新建煤电项目需求为例,若其采购传统的煤炭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单机版煤炭采样、制备和化验仪器),根据配置、规格等的不同,项目预算通常约为 100~300万人民币;若其配置一套覆盖入厂到入炉全环节、完整的无人化智能装备及其管理系统,则项目预算通常在 1000 万人民币以上,具体视设备配置(品牌、数量、规格)以及实施情况而定。
客户对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需求与其机组容量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影响其无人化智能装备配置需求的因素有燃煤的来源复杂性、燃煤入厂形式、现场物理条件、内部管理要求以及预算等等。问: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产品线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公司在煤炭分析检测仪器设备领域深耕经营数十年,拥有纵延拓展的深厚技术储备、行业应用经验与客户资源积累,能准确判断和应对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受限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客户认知,公司的无人化智能装备业务通过近年的发展和迭代,在行业内取得了较为领先的研发和技术能力,以及更为全面的系统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凭借较强的技术研发水平、良好的项目实施能力以及完善的后续跟踪服务,公司确立了自身在行业内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
问:公司分析仪器产品毛利率较高的原因是?无人化智能装备目前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原因是?
答:公司的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市场地位及产品差异化等优势支撑公司分析仪器产品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无人化智能装备目前毛利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有(1)多为非标产品、服务于客户的定制需求,其所用物料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成本相对高;(2)尚未形成规模效应;(3)项目订单交付实施相对复杂、周期较长,不可控因素多。目前随着无人化智能装备产品稳定性的提升以及下游市场需求释放所带来的订单增长,公司将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迭代,丰富功能、优化效率流程、改善客户体验,进而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优势,创新和创造用户价值,以获得较高的产品毛利率。问:公司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需求主要是存量市场还是新增客户?
答:以公司 2022 年取得的无人化智能装备的项目订单为例,从订单数量和金额两方面来看,都主要源于存量煤电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新建煤电项目的占比相对少一点。
问:原材料在公司产品成本中占比如何?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否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
答:基于前述技术创新、品牌、市场地位等综合因素,公司产品维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占比约 80%以上(不同产品存在差异),其余的为人工费用等费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公司产品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不大。此外,公司会在产品定价时将成本波动考虑进去,在目前的竞争格局下,几乎不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问:公司的下游客户大多是传统能源企业,“双碳”对公司的影响?
答:煤炭检测是公司产品目前的主要、优势应用领域,因此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电力生产(煤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煤炭(生产\销售\储运)等传统能源领域。“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资源禀赋,在过去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也不会改变、煤电依然是占比最大也最稳定的电力供给端。
“双碳”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高度重视碳资产配置,加强能源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尤显关键。2021 年,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发电行业成为第一个纳入的碳核算、交易的排放行业。根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2022 年修订版)》,发电企业的碳排放采用核算法,核算公式涉及的参数指标主要有燃料收到基元素碳含量、收到基/空干基水分、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这些参数指标使用公司仪器产品分析测试得出,拉动了相关产品特别是 CHN 元素分析仪的销售。三德科技(300515)主营业务:分析仪器和无人化智能装备研发、生产、营销和技术服务。
三德科技2023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8亿元,同比上升13.89%;归母净利润3659.17万元,同比上升0.93%;扣非净利润3171.81万元,同比上升1.45%;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975.13万元,同比上升22.5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74.04万元,同比下降3.0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923.04万元,同比上升0.51%;负债率34.13%,投资收益450.9万元,财务费用-34.27万元,毛利率64.37%。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1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