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文章的末尾,我写到要建立自己的投资逻辑,形成自己的投资主线,要仔细、认真、反复地阅读经典。
对这种说法,可能会有不少读者认为这会不会是说大话、华而不实?
就我的经历来说,这些经典对我的影响是刻骨铭心、无法磨灭的。
早在2018年之前,我投资的加密资产种类相当多。在那时,我看好瑞波超过了看好比特币,看好“以太坊杀手”们超过了看好以太坊。我还认为当时以太坊价格的猛涨纯粹是因为1CO所导致的,当1CO泡沫去掉后,以太坊估计就没有多大的戏了。
在那个年代,我虽然也读过比特币、以太坊的白皮书,但现在想起来对它们的理解实际上还相当的浅薄。
在我早期的文章中,我写过促使我投资思维发生重大转变的是圈内我至今都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他和我讲“去中心化”,讲他对加密生态未来发展方式的预判。
我在聆听前辈的教导时,有很多问题当时都还不太懂、还不太理解。
怎么办呢?
总不能事事都麻烦前辈吧?去网上找文章看,又发现当时谈这些类似“哲学”话题的文章少之又少。即便有这类文章,写的观点很多都到不了前辈的深度,根本无法解决我产生的疑问。
想来想去恐怕只有被迫与“前人”直接对话了---直接读他们的著作,从著作中仔细品味他们的思想和内核。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更加理解了前辈所说的“去中心化”,理解了为什么作为底层设施“去中心化”如此重要,理解了为什么前辈在那个年代就认为以太坊就是智能合约的公链之王。
因为有了这个理解,我后来才坚定地抛掉EOS和一系列我持有的“以太坊杀手”,只留下了以太坊并持续至今。
也因为有了这个理解,我再看后来出现的一系列公链(包括Solana、AVAX、Aptos、SUI...),马上就能在它们身上看到EOS的影子、看到以太坊有而它们无但却是加密生态灵魂的东西。因此,无论它们的前景被描绘得多么好,我都对它们毫无兴趣。
当然,我这样的投资思维也必然让我错过了Solana。它可是上个牛市妥妥的百倍币,而且还是不少资本用来炫耀自己投资战绩的项目。
但我就是在它身上找不到兴奋点、找不到激情、找不到憧憬。
在读以太坊黄皮书的过程中,我对作者描述的“代码即法律”非常的痴迷。这种痴迷也让我在DeFi刚刚爆发时研究那些项目的过程中,真切地看到了“代码即法律”的体现和威力,使我迅速扭转了此前对DeFi存在的一些偏见和误解,全身心投入到这个新的生态。
在DeFi中,我看到了“代码即法律”的威力,由此我会进一步联想会不会存在一个完全由代码组织运作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受规则的约束、不受人为特权的干扰,只论规则,不论种族、国界、肤色、语言?
这似乎是个“乌托邦”,但它实在太美好、太宏大、太迷人,所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憧憬和期盼全链游戏、想象着这样一个虚拟的自治世界。
在读Bitcointalk论坛上早期言论和加密先驱们的事迹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共建、共享、而又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的氛围。
这种氛围曾经的我无缘参与,但在2021年的NFT社区,我竟然感受到了这种氛围,所以尽管我也有过“这东西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它有意义吗”的疑问,但我更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氛围中,去感受一下类似先驱们曾经营造过的一种氛围。
在比特币白皮书中,中本聪引用的第一个文献就是Wei Dai的“b-money”论文。
对Wei Dai,网上传言很多,有说他是美国出生长大的华裔,和中国毫无关系;有说他是中国人移民去的美国。
我一直很好奇他的身份。一次偶然,我竟然在网上看到了他对自己身世的描述,看到他写自己的亲人在“文革”中的遭遇。
至此,我对他身份的好奇解开了。
随之而来我更好奇的是,他的b-money论文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中本聪会第一个就引用他的论文。
在b-money论文中,Wei Dai写到,为什么加密世界需要隐私?因为隐私可以保护人们的个人身份和物理位置,可以使人免受暴力的侵害。
那一霎那,我明白了很多。也因此,我此后对那些千方百计要索取个人身份的加密项目有一种情不自禁地抗拒。
同样在b-money论文中,Wei Dai写到,要建立一个加密的“anarchy”,人们相互之间必须要交流,而这种交流必须依赖一种交换媒介。
所以这种交换媒介是加密世界的根基和核心。
它不仅是b-money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许也是启迪中本聪从“电子现金”这个角度来切入加密世界的渊源吧。
古人说“读圣贤书”,作为后辈,我在加密世界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的重要和意义。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