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五矿信托战略发展研究院】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要点解读

2023-07-27 10:08:49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

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全年要完成5%的目标仍不容盲目乐观,下半年GDP平均增速保底需要实现4.5%-4.7%。

宏观政策延续积极导向,存量举措将加速落地。“加强逆周期调节”等表述意味着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的概率大大提升,但是加码力度可能会有限。专门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相关举措有望持续出台,人民币贬值压力将逐渐减小。

近年来首次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信号明显,重点关注消费、人工智能等行业和“补短板”领域。

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三驾马车”需要协同发力。其中,消费重点提振大宗消费、服务消费。投资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促进民间投资。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抓好与欧洲、一带一路的市场合作是关键。

在经济周期深度变革的时期,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培育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引导平台企业和民营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调整优化防控政策的重心或将从防过热切换到防过冷。城中村改造取代棚改,将成为促民生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政信领域重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新提法,为未来出台系统性、创新性政策和方案留足想象空间。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有望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存在加量可能,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韧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用“三个统筹”概括上半年主要工作;首次用“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的表述,实事求是反映了经济面临恢复不及预期、推进高质量发展承压的客观形势,并重点指出内需不足、企业困难、重点领域风险较多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等“四大问题”;从宏观政策、扩大内需、支持实业、深化改革、风险防控、民生保障和党建引领等“七大方面”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具体看,会议回应了市场关切。围绕“三驾马车”,提到了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在资产市场、房地产、地方债等资产领域用了超市场预期的表述,且会议召开时间较往年提前近一周,充分体现提振社会信心、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修复企业和大众资产负债表的政策导向。现对本次会议透露出经济和政策的主要变化分析如下。

一、有信心实现5%左右的GDP预期目标,但需高度重视经济下行压力风险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经济数据看,上半年GDP同比增长为5.5%,处于“5%左右的GDP”目标区间,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在今年全球范围内也是较快增速,充分印证了会议对“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中提到的有改变”的判断,也增强了实现全年目标的信心。但从季度数据看,二季度GDP环比仅增长0.8%;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是4.6%,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速仅有3.3%,较一季度下滑了1.3个百分点,均体现出经济恢复的动能在减弱、速度在放缓,其中既有疫情对国内企业和大众的未来预期、资产负债表形成的“疤痕效应”影响,也有国际经济面临更低增速、更强通胀以及更高地缘风险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展望下半年,随着各类政策综合发力和经济波浪式恢复,GDP增长边际改善可期,但考虑到下半年基数有所抬高,全年要完成5%的目标仍不容盲目乐观,下半年GDP平均增速保底需要实现4.5%-4.7%。

综上,一方面,会议对全年发展目标的表述对比年初两会没有发生变化,沿用了“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表述,说明5%左右GDP增速的目标没有变。另一方面,会议在下半年工作部署中,将扩内需、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深化改革开放列在前三位,体现了对构建“双循环”格局立足自我为主,对推动经济走产业驱动、消费驱动的战略定力没有变。

二、宏观政策延续积极导向,汇率、资本市场有超预期表态

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加强逆周期调节”的提法时隔三年半再次出现。上一次在政治局会议通稿中出现“逆周期调节”要追溯到2019年12月,意味着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的概率大大提升。但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与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基本一致,加之全年GDP目标相对灵活,实现难度相对较小,意味着政策的加码力度可能有限。

财政政策:聚焦稳增长和防风险,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增量政策灵活拓展。从会议通稿看,财政政策相关表述未提及“加力提效”,也未新增大规模刺激政策,主基调仍是以稳为主。展望下半年,“减费降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等存量举措会加快落地,其中,专项债仍有1.6-1.7万亿元的额度,预计将对基建投资起到支撑作用。针对地方债务问题,会议出现“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的新提法,为未来出台系统性、创新性政策和方案留足想象空间,将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降低相关领域的业务风险。此外,如果下半年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财政贴息或PSL等具有发行快、杠杆强、投向准特性的政策性金融工具预计将成为增量政策,有望再度重启扩张。

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并重,增加对汇率的关注。下半年,为修复增长预期、支持实体经济、扩振消费、稳住房地产市场,预计货币政策在总量层面有望迎来边际宽松。鉴于我国实际利率偏高,且下半年MLF将迎来到期高峰,调降准备金能够置换到期 MLF,降低中长期资金成本,所以下半年降息、降准均仍有空间。

汇率方面:未来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减小。历史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汇率的次数比较少,而本次会议强调要“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主要原因是因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受各类因素影响,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甚至跌穿7.2关口,偏离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面,由此对我国国内物价、进出口和跨国企业经营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近期央行也上调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意味着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外债杠杆率可以进一步提升。结合本次会议的定调,可以预见,下半年稳汇率举措会持续出台,以推动人民币汇率保持在稳定、合理区间。

资本市场:“活跃”表述超预期,更多提振信心举措可期。近年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资本市场的频率也相对较低,最近一次出现是在2022年4月,会议要求“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背景是上证指数自2020 年6月站上3000点之后,再一次跌破这一重要心理关口。当时,会议罕见地在4月29日中午提前发布通稿,极好地稳住了 A 股“三连阳”的反弹走势。而本次会议则有异曲同工之处。一方面,近期A股市场行情较为低迷,日成交明显萎缩,已不足7000亿元,A股估值已处于低位,投资价值被明显低估。本次会议举行时间较往年提前近一周,有利于将政策利好在资本市场充分体现、释放,提振投资者信心。另一方面,“活跃资本市场”的提法相较之前“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表述更为积极,结合近期《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关于完善特定短线交易监管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制度的陆续出台,未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有望进一步完善,更多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的具体举措会加速出台。

三、扩内需、稳外贸基本盘是下半年重要任务

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要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其中,首次提到“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要增加国际航班,保障中欧班列稳定畅通”。

提出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本轮经济增长强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扩大消费,自下而上的带动企业扩大生产,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消费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为提振国内消费,7月政治局会议重点在两方面进行部署:一是提升消费能力。提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最终恢复还是要依靠居民收入的全面回升,消费的复苏仍然主要依靠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改善,而非简单的财富给予。短期看,后续支持民企发展、稳就业等政策将持续加力,中长期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最终实现收入与消费增速匹配。二是完善消费政策。相较于4月份政治局会议表述更加具体,提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指明下一步消费政策落地的具体方向。近期已经出台了一些列促销费政策,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和《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分别围绕促进家居、汽车和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领域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通过改善供给质量,营造消费环境,逐步解除消费方面的限制性政策,来进行需求侧的消费提振。

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出口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6月出口金额同比-3.2%,进口金额同比-6.7%,累计实现贸易顺差4086.9亿美元,同比增长7.9%,贸易顺差增速较一季度的32.7%明显回落,出口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走低。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持续疲软,欧美出口回落、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如何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对稳经济、促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中欧和一带一路等国际交流、加快同国际领先标准对接作出重要部署,有助于更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稳住外资基本盘,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动能。

四、实体经济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平台企业将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我国实体产业走到了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上一轮大经济周期的末端,传统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到达增长的瓶颈。会议将“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放在战略层面强调,一方面,体现了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突破“卡脖子”技术、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一环,有助于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说明未来相关领域的支持政策、投入程度会快速出台和加大。2022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通过,2023年5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强调要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结合会议“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表述,暗含国企和民企的任务分工将会不同。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说明国企需要更专注于涉及安全和基础的领域,比如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经济发展夯实公共基础。鼓励民营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说明民企需要充分依托上述基础,多聚焦新兴产业、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断拓展市场增量。主动、积极的表态,将对改善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产生巨大的正导向效应。

平台企业需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会议将“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放在强产业位置,体现了国家期望平台企业不仅只是在零售消费端发挥作用,更重要是在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能够赋能实体,支持更多领域的支柱产业和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五、房地产持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支持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房地产调整优化防控政策以稳市场为主。2022年,房地产在GDP中占比为6.1%,对稳经济、稳就业、稳预期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19年下半至今,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开发商和居民的行为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并逐渐成为趋势性现象,突出表现在居民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重要改变、持有房产的意愿在下降。数据显示,7月新建商品住宅上涨城市数量45个,较上月减少2城;下跌城市47个,较上月增加6城。二手住宅价格上涨城市数量为29个,较上月减少9城;下跌城市69个,比上月增加11城。基于此,会议提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说明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会议上虽然未明确提及,但“房住不炒”依然会是未来政策调控的主基调),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有调整优化的必要,以避免误伤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未来,保交楼、护优质主体、推进房企重组仍是防控风险的重点工作,稳需求、稳预期将更多通过推出精细化、差异化、渐进化的房地产政策予以实现。其中,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空间可期,具体包括优化住房信贷政策、放松限购、降低交易税费等方面。

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是促民生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从历史经验看,大规模刺激房地产并不是托底经济的良药。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可以看出,相比上一轮棚户区改造,本轮城中村改造限定于超大特大城市、不大拆大建,资金投入效果更温和,对经济的边际拉动更渐进,政策长期副作用将会更少。同时,城中村改造要求“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对具备资产综合运营能力、物业服务的企业形成利好,能衍生出大量运营服务的商机。

六、政信领域重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债务化解或将提速。相较于4月份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本次会议强调“要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方案”;另外,会议指出“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预计后续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或将加速。

一方面,继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相较于此前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聚焦于债务管控、严控新增等措施,本次会议明确部署一揽子化债方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此前对债务问题硬着陆的担忧,后续地方化债的步伐可能加快,优化债务结构、短期流动性纾困、适度进行低成本融资置换到期的高息债务、地方政府注入资产等一揽子化债方案将陆续出台。

另一方面,纾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地方专项债发行力度。全国土地市场表现依旧低迷,地方财政压力持续加大,会议提出要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对地方专项债发行力度的表述更加积极,预计后续地方专项债有望加速发行和使用。展望下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大概率将会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有望加量,预计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韧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来源:五矿信托战略发展研究院)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