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专家视点】袁吉伟:生物多样性金融创新方式和路径

2023-07-04 20:17:3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与气候变化问题相比较,生物多样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社会充分重视,但是必须看到,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也会带来更大的金融风险,需要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资金支持。当前,生物多样性资金更多来自公共部门,私人资本参与较少,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金融政策、模式等方面创新,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参与其中。

生物多样性金融创新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与生物多样性相匹配的金融模式

生物多样性项目具有周期性、见效慢、公益性等特点,这使得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很难介入该领域,降低了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创新金融模式,逐步建立与生物多样性本身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模式,丰富生物多样性金融供给,或者构建能够进一步平衡生物多样性项目风险和收益,以满足社会资本的偏好。

(二)有利于提升生物多样性金融规模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加大相关投入,保尔森基金会预测,到2030年前每年支出水平为7220-9670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GDP的0.7-1%。其中农业方面的支出约为3150-4200亿美元,森林方面的支出为190-320亿美元,渔业方面的支出约为230-470亿美元,入侵物种治理方面的支出为360-840亿美元。当前,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仍较大,主要依赖政府公共支出,社会资本占比非常低。需要通过金融创新,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有利于深化生物多样性的机会和挑战管理

生物多样性对世界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OECD研究显示全球40万亿美元的产值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自然环境,约占全球GDP的50%。但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速度快上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生物多样性风险日渐上升,不仅影响经济增长,也会形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有利于金融机构强化相关风险的管理,同时,能够紧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机遇,增强相关投资规模。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创新

政策对生物多样性金融创新具有积极重要作用。自上世纪开始,全球就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问题,1992年联合国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有188个国家地区签署该公约。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十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引方向和目标。此外,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含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不过,并不像应对气候变化那样,各国形成了比较具体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过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部分国地区家仍在加强制定系统化生物多样性战略,此外加拿大、印度等国家正在根据2020年以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本国最新的生物多样性战略。

欧盟推出了生物多样性十年战略,提供近1000亿欧元用于生物多样性支出。消除河流障碍,到2030年让 25000 公里的河流畅通无阻,保护海豚和鲨鱼等海洋物种,阻止传粉媒介种群的流失,确保每个欧洲城市和城镇至少有10%的树冠覆盖率;确保至少10%的欧盟农用地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欧盟至少25%的农业用地进行有机耕作管理,并且明显地增加农业生态做法;减少50%的化肥养分损失,从而使化肥用量至少减少20%;欧盟按照生态原则种植30亿棵树。后续欧盟又推出了森林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澳大利亚发布了2019年至2030年自然战略和行动方案,主要有三个目标,分别为让所有澳大利亚人与自然紧密联系,提升对自然的理解,重视自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保护所有自然物种,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分享和建立知识,更好理解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提高自然管理科学性。

我国早在2015年我国就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和保障措施。监管部门正在研究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推动金融机构加大与自然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力度。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未来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同时,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加快制定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政府部门、NGO以及金融机构联合成立各种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业组织,诸如金融业生物多样性承诺(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Pledge and Foundation)、私人投资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oalition for Private Investment in Conservation)、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等。除了这些国际性的倡议组织,国内金融机构也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合承诺和组织,诸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等。

生物多样性金融管理机制创新

有效管理生物多样性挑战和机遇,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金融机构至关重要。

一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业务政策。国际金融机构加强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一方面,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到风险管理范畴,评估相关影响;另一方面,在投融资等业务中注重评估业务本身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多金融机构已经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投资政策当中,瑞士信贷调研数据显示,37%的受访机构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投资者政策,44%的机构推进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投资政策,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投资的积极性日渐提升。摩根大通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可持续发展政策,特别重视森林、水等方面保护,加强交易对手评估和筛选。

二是开展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开始加强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评估工具主要包括ENCORE、IBAT、SCRIPT、TRASE等,并使用GBS、STAR等指标加强相关风险监测。以英杰华保险集团为例,其利用ENCORE数据库分析各产业和行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依赖程度,使用其他工具进一步明确各产业上下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依赖度,以此指导投资管理。2022年,英杰华重点评估自身业务对森林砍伐的影响,使用CDP等内外部数据,对被投资企业森林砍伐风险进行打分,最终发现金融行业以及零售行业森林砍伐管理评分较低,相关风险较高。

三是加强相关信息披露。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已披露气候相关财务信息以及可持续发展信息,美国银行等大型银行逐步开展与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展现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内部治理、管理策略、管理工具等方面,提高生物多样性信息透明性。此外,法国等部分国家强制要求金融机构披露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推动金融机构重视生物多样性风险。

四是设立专营机构。为了专业化推进生物多样性金融业务,部分金融机构加强了专营机构的建设。2020年,汇丰银行与Pollination一起成立气候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结合了投资管理和自然资本方面的专业知识,为投资者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风险调整回报的投资解决方案,并为生态系统提供了自然保护,以帮助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加快向净零的过渡。再如,南京银行南京研创园支行是江苏省内首家政府批复和授牌的绿色支行,其在参与生物多样性方面逐步发挥更大作用。

、生物多样性金融模式创新

金融机构加快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银行为各类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整体来看,仍有必要进一步创新业务模式,提升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

(一)PPP项目建设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依照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同开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以此降低政府部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压力,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广义的PPP包括建设-营运-移交(BOT)、建设-拥有-营运(BOO)、转让-营运-移交(TOT)等模式,政府部门可以根据项目特点,选择不同PPP形式。PPP模式已在全球得到大范围推广,欧洲、北美等地区PPP市场已发展的相对成熟,而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为了解决基础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也开始加大PPP项目推广。

PPP模式在生物多样性金融中应用,帮助解决政府资金不足问题。以非洲公园为例,非洲公园模式的目的是修复和保护野外生态,实现自然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此模式下,政府是公园有所者,公园运作、管理等功能由各类私人机构承担,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非洲公园建设为公园内以及附近的居民带来了生态、经济方面的好处,2019年,支付员工工资1370万美元,95%的员工为当地居民。

(二)债务自然互换机制

债务自然互换(debt-for-nature swaps)是指债权方与债务国达成协议,债务国的债务得以重组,作为交换,债务国承诺保护自然环境,将重组方案中的一部分债务等值置换,投入到生态保护项目上。

债务自然互换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2016年,塞舌尔完成了以海洋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债权置换项目,塞舌尔政府承诺成立4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保护区,将受到保护的海洋面积从仅占其海域面积的0.04%提高到30%。

(三)混合融资创新

混合融资除了适用于气候投融资,也适用于自然保护。自然保护方面的混合融资主要有四种模式,分别为设计和筹备基金(Design and Preparation Funds),支持项目或者企业设计和筹备,以达到能够进行外部融资;技术援助基金(Technical Assistance Funds),帮助被投资企业建设技术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形成商业模式等方面;担保和风险保险(Guarantees and Risk Insurance),作为资本结构的一部分,保障投资免受损失;优惠融资(Concessional Finance),以低于市场水平的利率获得融资,有助于提升商业化经营。

以加利福尼亚为例,当地三分之一的家庭面临野火的威胁,提高森林管理和降低野火风险的资金缺口大约为60亿美元,森林韧性债券(Forest Resilience Bond)用于吸引私人资本和慈善资本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项目前期设计和筹备捐赠资金,此外在该项目后期发行债券时,愿意提供优惠利率,以便让其他私人投资机构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增强债券吸引力。

(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挂钩的金融工具创新

生物多样性挂钩债券或者贷款方面,主要是在发行债券或者发放贷款时,将债券或者贷款要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挂钩,以此激励融资主体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表现。法国巴黎银行为芬兰企业UMP发放可持续挂钩信贷7.5亿欧元,主要挂钩目标是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

环境影响债券方面,这类债券以所投向项目是否产生预期效果作为支付债券本息的前提,如果经第三方机构检查,未能达到设立的初始目标,那么投资者将无法获得本息,如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将由政府或者其他捐赠者支付本息。以世界银行的犀牛债为例,该野生动物保护债券共发行1.5亿美元,期限为5年,用于保护濒危物种黑犀牛。债券到期后,如果达到预期保护效果,则由全球环境基金承担世界银行应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世界银行负责办理相关支付手续;否则世界银行将不向投资者付息,全球环境基金也不再向世界银行支付赠款资金,即保护失败的成本最终由投资者承担。

(五)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创新

与碳信用类似,开发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为生物多样性定价,建设生物多样性信用交易市场,以此鼓励社会和企业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者和政府越来越关注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希望加强此方面的投资和参与力度,已有部分机构开展了此方面的探索。Terrasos是哥伦比亚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企业,运营栖息地银行等方式,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模式。其创立了一种自愿型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每个交易单位代表了未来20年内在至少10平方米内对于生物多样性做出的积极贡献。生物多样性信用初始价格是由项目直接和间接成本、投入资金机会成本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该创新机制既可以为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渠道,也有利于鼓励当地社区和居民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各国政府仍要围绕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最新目标,尽快制定本国行动方案和目标。此外,加强金融机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和约束,对于生物多样性金融给予一定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推动金融机构披露相关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推进金融机构参与。进一步完善监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将生物多样性因素融入发展战略,明确内部治理结构,制定相关业务政策,管理好相关风险,降低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提升正面效应;推动金融机构影响被投资企业,运用投票和参与等工具,做好尽责管理。

三是创新金融模式。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对单一,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创新相关金融工具,特别是要发展权益类工具以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果相挂钩的工具,优化金融工具结构,提升实际效果。

四是完善数据和风险指标。生物多样性金融的风险和机遇管理重要性日渐突出,不过目前生物多样性数据相对不足,而且充分代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标仍没有形成共识,未来需要国际社会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加快解决上述阻碍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的难题。(本文作者:资管研究员 袁吉伟)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