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零售商沃尔玛两月来两度下调盈利预期的举动,足可体现美国零售业如今的惨淡情况。
在7月16日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前夕,沃尔玛在本周一下调了第二财季和2023财年运营利润预期。
媒体称,沃尔玛首席执行官Doug McMillon对此的解释理由是,食品、燃料等产品价格的飙升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在有限的预算下,消费者只能减少购买服装等非必需商品。而随之而来的库存高企,迫使沃尔玛只能加大折扣力度来清理库存,而这种策略则会导致公司利润出现下滑。
而消费习惯的改变除了受到高企通胀的影响之外,疫情大流行后人们逐步“迈出家门”也是重要原因。
在疫情爆发初期,由于居家时间的骤然延长,人们开始普遍囤积商品来打发时间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所以休闲运动服装、电器和其他居家用品也开始受到欢迎。
但是随着经济生活逐渐开放,消费者的支出重心开始从商品转向服务,原本居家生活必需的商品开始蒙上灰尘,相应库存逐步累积,让还沉浸在“牛鞭效应”中的零售商感到措手不及。
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指的是一种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现象。当供应链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下级销售商的需求信息做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逐级放大。
而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当消费者在大流行期间已经将居家服饰、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家具购置完毕之后,零售商仍在努力补货,担心此前的供应链危机再度重演,反倒未意识到相反的一幕正在上演,库存危机悄悄逼近。
因此,在沃尔玛这样的“折扣行家”都开始被迫采取行动,采取比原定计划更多的降价措施来清理库存之后,整个美国零售行业可能会被“定调”:众多选手开始“内卷”,为了清理库存而争先恐后地下调价格。
而其中更为重要的事,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不再局限在零售业之中,美国“消费型”经济是否也难逃冲击?
美国经济出现“技术性衰退” 零售业是罪魁祸首?
有观点认为,消费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同样也是会造成经济下滑的关键因素。
当消费者没有更多收入可以分配给服装、电子产品等非必需商品时,零售商将会经历库存堆积,随后为了降低库存,将不得不采取折扣行动并推迟供应商供货。
这种种行为都为经济衰退埋下伏笔。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0.9%,而在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收缩之后,美国经济已陷入“技术性衰退”。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第二季度库存累积放缓导致产出下降了2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企业没有削减库存,那么GDP将会出现上升。
因此如果企业能够迅速解决库存问题,那么正常的订单和生产水平就得以恢复,经济发展也不会遭受深远影响。
但是针对这个观点,外界也出现不同声音,认为零售业不足以替整个经济“背锅”。
在过去,库存的大幅调整确实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下滑、大规模裁员,甚至是经济彻底衰退。在1940—1970年间,这个现象尤为明显。
但当时的情况是,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更大,美国人所消费的商品更多都是国内制造,而并不是进口。所以美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也更为明显。
眼下情况有所不同,面对此次库存累积放缓,海外供应商承受了更大打击,并非美国本土供应商。
再者,虽然美国零售业受到库存“噩梦”干扰,但并非所有行业皆是如此,不同公司和行业的库存情况不尽相同。
本周二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y Barra曾经表示,汽车库存仍然异常紧张:
客户在等待我们的汽车......他们一直在等待,所有迹象都表明他们仍旧准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