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23中国科创金融论坛在济南举办,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出席分论坛二“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创新之路”并发表演讲。
刘峰指出,近期,银行陆续发布2022年报,中国银行业协会做了一个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末,“五大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6.2万亿元,同比增幅超70%:“六大行”绿色信贷余额近12.6万亿元,同比增幅近45%,较好地发挥了头雁效应。
同时,政策性金融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先后创设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等4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年利率1.75%的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激励银行机构加大对相关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4项阶段性工具余额合计6117亿元。政策性金融机构积极设立专项贷款,单列信贷规模,改进金融服务,国开行去年发放的2619亿元科创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90%。
刘峰表示,为更好发展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建议进一步做优做强专业金融服务:
一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与普通企业相比,科创、绿色领域专业性要求更强,更容易出现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制约银行机构对相关企业的授信判断。为此,银行机构应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挖掘自身潜力,从组织架构、政策制度、管理流程、业务创新等各方面,全面推进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建设,实现金融支持稳定增长。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建设,强化风控能力建设,优化授信模型和评审流程,健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标准评价。提升协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具备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统筹运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二是持续强化政策引领。科创、绿色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其健康发展离不开适宜的政策引领支持。为此,应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双碳”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配置,提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强政策传导,指导银行机构跟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产品的服务保障,更好发挥绿色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引领,创新试验区金融管理制度,优化行政许可、监管评价、尽职免责等制度,对贡献突出的银行机构加大正向激励。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扩围至部分外资机构和地方法人机构,科技创新再贷款也建议进一步扩大适用机构范围。
三是增强服务时代内涵。银行机构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有针对性地强化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各类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金融支持。山东本地银行机构更要围绕支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扎实做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努力“走在前、开新局”。银行机构还要当好绿色科技创新实践者应用者,深化金融与科技的良性互动,进一步依托绿色技术手段,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加强自身运营碳足迹管理,强化设备设施节能管理,持续推进绿色网点建设,推广建设绿色办公文化,不断打造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