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可独立存在,也可并发于其他疾病。发病可急可慢,病情可轻可重。轻则起始隐匿,不引起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重则骤然起病,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中国约54万人/年)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80%为心律失常性猝死。医学领域对于心律失常诊疗手段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3月18日,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我国心脑血管领域中西医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就“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新冠感染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交流,为广大一线临床医生提供建议指导。
整合调律、快慢兼治,通络药物有效改善心律失常多种症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钱孝贤教授在《新冠合并心律失常诊疗方案解读》报告中介绍,《诊疗方案》指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新发的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患者治疗,复律可考虑使用普罗帕酮、维纳卡兰等,同时可以联合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偶发室性早搏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短时间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西律、胺碘酮和参松养心胶囊以减少早搏数量和症状。对于心动过缓,有起搏器植入指征,但病情稳定的患者,建议择期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前可考虑口服参松养心胶囊,不宜应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钱孝贤教授指出,多项循证研究证实,参松养心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心律失常均有显著疗效,并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基于良好的循证研究证据,参松养心胶囊被多部新权威指南和内科学教材推荐。在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问答(第一版)》中推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此时建议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中成药可选用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
钱孝贤教授作汇报
江门市中心医院张高星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参松养心胶囊对于心律失常治疗具有“整合调节,快慢兼治”的独特优势。他指出,传统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脏离子通道发挥作用。然而循证医学研究表明,这些药物无法完全达到遏制室性心律失常、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及减少总死亡率的总体理想目标。
以吴以岭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对两干多年来中医学防治心血管疾病理论与用药经验的深入挖掘与系统整理,首次系统构建中医脉络学说。在心律失常的治疗研究方面,提出了“络虚不荣”为其发病机制的新观点,确立了“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心安神"治法,开辟了从“抗律”到“调律”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新途径。基于此研发的创新重要参松养心胶囊,通过研究证实可保护微血管结构与功能;能够逆转结构重构,改善心脏功能;还能逆转电重构,抑制心律失常。
循证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以减少室早负荷,提高心率,改善心功能,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与普罗帕酮相当。基于良好的研究结果,参松养心胶囊获得《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Ⅱa类,A级推荐。《共识》指出,无论是否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参松养心均可减少室早次数,改善症状,疗效优于美西律和安慰剂。窦缓合并室早的患者,参松养心不仅可以减少室早数量,且不增加窦缓的风险,甚至还能有限地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
张高星教授作汇报
络病理论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作为广东医学界的年度盛会,此次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5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大会同步设立多个视频直播分会场,近三千余名医学学者在线收看大会盛况。大会围绕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等代表性通络药物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疾病防治中发挥的确切疗效及重大研究成果作学术交流,共享应用中医络病理论防治慢性疾病的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吴以岭院士及其研究团队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创新建立了络病理论体系,构建了络病症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等重大原创理论学说。在此基础上,促进了一系列创新通络药物的研发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为中医药创新发展及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