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薪族会选择基金定投,客观上存在两大契合点,一方面术业有专攻,他们缺乏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精深研究,另一方面他们收支相对稳定,每个月到账的薪资正好可以规划出一部分用于定投。 但是,如果一个勤勤恳恳坚持定投3年的工薪族现金流预警,定投要不要赎回?
【嘉实基金HARVEST FUND 定投案例】
分享者:“星璨”
家庭情况介绍:双职工家庭,先生是互联网大厂技术员,我是小学教师,家里的收入构成差不多他七我三,支出方面包括房贷、车贷、双方父母每家孝敬2000元、孩子的学费以及衣食住行。整体来看,每个月结余能有一万左右。
我们是从2020年开始做定投的,目标也比较明确,给自己攒点养老钱。那年市场行情整体不错,我们算是很快就尝到了定投的甜头。后来的行情大家也知道。虽然不是那么顺利,但是我们多少了解定投微笑曲线的逻辑,再加上奔着二三十年的养老目标去了,这么点波动不至于扛不住,一直在坚持。
但是2022年以来家里的经济状况发生了一些改变,前面说了,我们家里的经济支柱是我先生,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也波及了他,拿了“N+1”的离职大礼包,不过由于他在这家公司待的时间并不长,这个大礼包也没有那么大。
接着,家里的老人做了场手术,医保之外花了七八万。我们的经济情况一下子就紧了。我们的养老定投一共投资三只基金,每个月扣款5000元。我们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第一,仅靠我一个人的收入,每个月继续坚持扣款5000元,现金流明显撑不住,会影响整体的生活质量;第二,我们的基金虽然处于浮亏状态,但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如果未来先生一直找不到工作,我们是不是只能赎回基金、先保当下的生活?
嘉实基金:兵法里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在定投的过程中,我们会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怎么选基金、基金经理,怎么调整加仓止盈的节奏,这些的确是提高定投胜率的方法,但有一点我们也不能忽视,那就是现金流的规划。尤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金流的规划不是静态的,需要根据我们个人、家庭的财务状况来调整。
很多人在做基金定投的设置时,会根据当时的收入情况给自己规划定投扣款金额。一般常用的方法有这么几种:
第一,基本设置,将每个月收入的10%进行定投。这个算法源自《财务自由之路》的作者博多费舍尔,他曾说,将每个月收入的10%存入一个独立账户,管理得当将会让你变得很富足。
10%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很多人会随着自己收入的提升适当调整额度,前提是长期扣款之下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第二种方法是,将每个月收入减去支出再除以2,这个方法基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收支变化来动态地调整定投额度,普适性更强。在这个方法中,之所以建议投资者拿出“闲钱”的一半进行投资,是希望大家可以手有余钱,随时能够应对生活中的不时之需。
第三种方法是目标倒推法,假设未来想攒一笔200万的养老钱,可以通过等比数列公式倒推当期需要投入多少钱,这种方法默认每期收益率都是固定的,仅适合作为模糊估算。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建议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毕竟每个人、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千差万别,在我们每个人的不同的生命周期中收支结余也各不相同,适时调整,既有进攻的矛,也有防守的盾,财务规划上做好攻防结合,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拿“星璨”的分享来说,在前些年夫妻二人收入比较高、比较稳定的前提下,设置了比较高的定投扣款额度,其实是对养老定投目标比较积极的一种布局。现在收入端发生了改变,未必需要硬扛着每月继续扣款5000元,降低一点也是可以的。
为什么不建议直接停扣呢?从定投微笑曲线的原理来说,成本平均是定投的精髓,要实现成本平均就必须多期定投,在当前市场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的阶段,每次定投扣款都是摊低成本的机会,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拿着手中的浮亏,未来市场反弹、价值回归,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实现止损盈利。
至于赎回的问题,如果求职不顺、家里的储备持续消耗甚至告急,可以赎回部分定投的基金解决家庭的燃眉之急。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待渡过难关之后再重新开始养老定投也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是建议不要赎回,毕竟现在赎回就是兑现了浮亏,这笔投资除了赚了经验啥都没赚到。只要仓位还在、手中仍有筹码,就有逆风翻盘、柳暗花明的希望。
最后,祝“星璨”一家能早日走出困境,回归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