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已久的马云活跃起来了,在香港会见泰国首富后,马云和云锋系在资本市场密集出手。
马云和云锋系在资本市场密集出手
2月6日晚间,据港交所披露的文件显示,马云1月31日减持315.95万股腾盛博药-B,持股比例由6.36%降至5.93%;按平均股价10.11港元计算,涉资约3194万港元。
2月2日,马云“密友”虞锋也出手,减持腾盛博药-B,持股比例由6.13%降至5.53%。同日,由虞锋和马云共同创办的云锋基金也减持了腾盛博药-B,减持437.05万股,最新持股比例降至4.69%。
虞锋和云锋基金大有来头
此次参与减持的虞锋和云锋基金也是大有来头!
云锋基金就是以马云和虞锋名字命名而成,其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云锋基金创始人虞锋一起在2010年创办,并联合了一批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包括如史玉柱(巨人网络及巨人投资董事长)、王玉锁(新奥集团董事长)、沈国军(银泰投资董事长),蔡朝晖(联合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等等。
从官网来看,云锋基金主要投资硬科技、企业服务、绿色能源、现代农业、生物科技、消费等领域。云锋基金的投资版图庞大,横跨诸多领域。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宁德时代技等知名企业上市历程的背后均有云锋基金的助力,居然之家、颐海国际、菜鸟网络、圆通速递、VIPKID、爱康国宾、瓜子二手车等背后也有云锋基金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云锋基金近期在医药公司投资方面动作频频,且创新药以及器材备受其关注。
至于云锋基金的收益如何,虽然没有公开数据披露,但是仍有一些蛛丝蚂蚁可寻。在“2019云锋基金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云锋基金称向投资人亮出了成绩单,基金成立9年来,资金管理规模成长近60多倍,基金平均年回报率(IRR)高达30%。
而虞锋也不简单,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进入体制内工作,2003年,虞锋成立了聚众传媒,2006年,聚众传媒提交了招股资料,离上市目标仅一步之遥。此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和分众传媒的江南春坐下来谈一谈。最终,虞锋选择放弃上市,分众传媒与聚众传媒两大巨头合并。
2007年,作为分众传媒联席董事长的虞锋做出一个“让人费解”的举动,他卖掉分众传媒股票,辞去联席董事长的职位。开始涉足投资,押注当时的新兴产业,自此虞锋的投资人生涯正式开始。2010年4月,云锋基金正式成立。
天眼查资料显示,云锋基金的两个基金管理人主体,马云均拥有40%的股权。
腾盛博药头顶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第一股”光环 股价一度缩水超9成
而此次马云和云锋系的腾盛博药,腾盛博药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及美国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促进中国及全球重大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多重耐药(MDR)或广泛耐药性(XDR)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及其他具有重大公共卫生负担疾病的疗法,如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疗法的研究。
其在中美两地设有分部,美国团队主要负责在美建立及维持上游合作关系,中国团队主要负责项目的落地工作。
2018年6月,腾盛博药获303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后又获5620万美元融资。2019年12月,腾盛博药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21年3月23日,腾盛博药宣布完成1.55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景顺发展市场基金(Invesco Developing Markets Fund)领投,其他新进和现有投资人共同参与。GIC、清池资本(Lake Bleu Capital)参与投资。
随后,2021年7月,腾盛博药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2.25港元,募集24.82亿港元,一度被称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第一股”。
与诸多医药研发公司一样,腾盛博药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了新冠肺炎的研究之上,但是似乎收效不大。
2022年7月7日,腾盛博药及旗下控股公司腾盛华创宣布,其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在中国商业化上市,首批抗体药物已经实现商业放行。该药也是首个获批的国产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药物。
直到12月,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2022年3月,这一联合疗法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正式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但是在2022年9月份,国家医保局公示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初审名单中,腾盛博药的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并未出现。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申报过程中,有的药品进行了自主申报并通过了初步形式审查,也有的药品没有申报,尊重企业选择。
虽然腾盛博药疯狂折腾,但受伤的是自己的股价。上市之初,受益于新冠疫情治疗需求,公司股价曾一路高歌,在2021年9月21日腾盛博药盘中一度触及52.6港元/股的历史高点,随后便开始一路下挫,在2022年10月12日盘中股价曾创下4.7港元/股的尴尬低点,股价缩水超9成。截至发稿,腾盛博药股价报收11.74港元元/股,据历史52.6港元/股的高点差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