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截至收盘,沪指跌0.10%,深证成指涨0.13%,创业板指涨0.24%。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7000亿元。盘面上,芯片板块全天领涨,证券行业同样活跃。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92.88亿元,连续10个交易日净买入。今年以来已累计净买入891.46亿元。
来源:Wind
芯片板块延续昨日上涨势头,芯片ETF(512760)1月17日收涨2.35%。芯片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能够产生大市值公司的赛道。基本面来看,短期芯片行业预期逐步乐观,疫后经济恢复有望拉动下游需求,可以关注今年一季度是否会出现一些边际向好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全面复苏有望提前启动。此外,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对国产替代超预期推进等等,也有可能引领板块开启估值修复行情。
来源:Wind
芯片有三重周期,需求周期、科技创新周期、国产替代周期。需求周期来看,目前仍处于下行周期中。并且受到2020年公共卫生防控影响,下游公司超额备货导致目前下游需求不足、行业库存水平较高,这轮周期的库存出清时间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年中。2022年以来,消费电子、智能手机、PC等领域需求确有下滑,短期芯片行情可能还会受到美相关部门加息、基本面疲软等因素冲击,但国内的防控政策变化有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有望在2023年回暖,再加上国产替代、汽车等新兴需求的增长,芯片的需求周期可能会在2023年下半年进入上行阶段。
从产业环境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的芯片公司仍然处于非常有利的产业环境之下。国内芯片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突破显得越来越重要,产业政策也不断升级加码,以空前力度来扶持相关企业。在这样的过程中,国内厂商获得了大量的订单,为其进一步改进设备与材料、进行技术攻关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会。因此,科技创新周期和国产替代周期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上游芯片公司的利好也会是偏长期的。
从全球来看,芯片产业已经相当成熟,全球化分工的程度非常高。而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大国间脱钩的趋势使得国内厂商获得了大量之前没有机会获得的订单和成长机会。国产替代有望驱动国内芯片企业实现业绩的高速增长,甚至实现内循环、超脱于全球的芯片市场。从估值来看,目前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的估值水平不到历史上10%的分位数,客观来说是比较便宜的。
来源:Wind
尽管从需求周期角度来说,芯片板块目前仍处于下行阶段,但股价往往会先于周期见底,昨日板块龙头韦尔股份、芯朋微等企业在发布业绩预降公告后反而大涨便是例证。对板块前景看好的小伙伴们,现阶段建议可以以定投的方式逐步布局芯片ETF(512760)。(详见《黄岳:芯片板块投资价值解析》)。
作为1月16日同样涨幅较大的板块,医药板块1月17日迎来了回调。过去一个月内,医药板块各大指数累计上涨幅度均在15%左右,若从去年三季度末的低点开始算起,那么反弹的幅度在20%以上,部分板块甚至超过30%。这样的反弹幅度有部分政策上的诱因,例如医疗新基建等概念、集采政策边际优化等,同样也有其他长期和短期的原因。
来源:Wind
长期来看,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医药行业非常重要的正面因素。第七次人口普查中60岁以上人口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多了10%,体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另外,据1月17日有关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0.60‰,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众所周知,人口趋势一旦形成,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逆转的,因此人口老龄化将会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国家要面临的挑战。随着年龄上升,需要去医院、用药的次数也会慢慢增加。药物的使用对生活质量同样会带来改善,也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
短期来看,一方面集采政策边际影响大概率将会比前一年度减弱,另一方面2022年公共卫生防控对除核酸检测以外的医药板块业绩还是造成了不小影响,而这部分影响在2023年将得到很好的恢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药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和恢复,大概率随之而来的便是基本面和行业景气度的修复。
从基本面来看,短、中、长期医药板块都有利好因素,形成了共振向上的趋势。而从估值来说,反弹过后的医药板块尽管不是最便宜了,但仍处在历史上一个长期底部的区间当中。医药板块2021年曾达到过历史最高点,与其同时达到最高点的还有消费板块。这两个板块在新高后同样经历了两年的漫长调整期,但目前为止,医疗的调整幅度要远大于消费。医疗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5%区间内,而消费板块估值仍接近历史最高的10%。以消费板块为参照,小伙伴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医疗板块过去2年间调整的深度,以及反弹的空间和可能的强度。
来源:Wind
聚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生物医药ETF(512290)、主要包含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的医疗ETF(159828)和更细分的疫苗ETF(159643)都有非常大的向上空间。但从弹性上来说,与创新药相关、科技含量最高的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可能是最强的。现阶段国内生物科技方向的领先企业与国际上的优秀同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详见《梁杏:为什么2023年看好医药多于食品?医药更看好生物医药创新药》)。
大消费各大板块中,影视板块1月17日同样迎来回调。在政府大力推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电影作为年轻人比较青睐的消费方式,未来有望被进一步鼓励。春节档即将来临,春节走进影院跟家人一起看一场电影将会非常普遍,电影行业的周期复苏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市场处于弱供给强需求的阶段,明年海外大片非常多,电影行业供给有望迎来快速回暖。
22年11月以来,有关部门陆续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的“二十条”、“新十条”及“乙类乙管”,这为国内电影行业复苏带来希望。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2年度全国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约为2019年票房的46.79%,较2021年同比下降36.38%。观影人次上,全年观影人次为7.12亿,同比下降38.99%。“新十条”后的12月9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为67.9%,相较“新十条”前的11月28日,全国影院营业率仅为36.7%而言有大幅改善。至12月31日,全国影院营业率已经达到了83.27%,上座率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76%。公共卫生防控之下已经萧条三年之久的影视行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曙光。可以关注影视ETF(516620)。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