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下一个突破口,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其经济发展如何走出创新之道也需要持续深入探讨。”
7月24日,为期两天的2022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落幕。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学术院长熊伟教授表示,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之下,各国经济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供应链危机仍然在延续、能源价格处于高位,而通胀也引发“滞胀”的担忧。同时,发达国家进入加息周期,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热钱流出等问题。
本次论坛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共同主办。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面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进行专业的思考和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国际上对于通货膨胀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走势和速度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影响叠加形成的‘共振’是当今最大的挑战。”面对这些压力,刘明康认为需要另寻出路。“各发达国家都在拥抱数字化时代,美股在FAMG+及半导体、生物科学的股市表现最近仍在上升,今年以来(YTD)涨了5%-7%。结合着欧盟的应对气候变化和 ESG 建设的实际工作,我想走这条路子是能够比较适应当前复杂的形势变化,比较能够适应客户的需求变化。”
在刘明康看来,数字化正在改变社会,如何发挥ESG最大的机理与力量去认知和应对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和冲击,十分必要。而对数字化转型和 ESG 的统筹建设和深入研讨,有助于解决三大难点或是工作重点:一是设计好组织、法治与机制架构,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推动人的思想与理念的转变。二是文化的搭建和落地。三是要有一套科学和健全的厘定目标、讲究顺序、评判过程、重视结果的体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分享了对当前国家经济“稳增长”若干问题的看法。“当务之急是力争经济尽早回到一个正常运行的轨道,或许可以提出一个目标,即下半年争取实现5.5%的增长速度,这样全年平均下来经济增速应该会在4%左右。”他认为,实现下半年的增长目标,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还是疫情。但仍应当力争形成一个比较确定、可预期、大体正常的经济运行环境。
除此以外,刘世锦强调不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稳增长的立足点要放到激发供给侧的结构性潜能。他提出在中速增长期的“1+3+2”的结构性潜能框架。“所谓的‘1’即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大概中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至少60%-70%以上的新的增长动能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所谓‘3’即补上三大短板: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所谓‘2’即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我称为两个“翼”,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他又表示,稳增长需要坚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稳预期、释放结构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