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这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2022年就要过去了。2022年真的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份,我们见证了太多的事情,那么到岁末年终的时间点,我们邀请到国泰量化投资部的基金经理黄岳先生,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22年、展望2023年。欢迎黄总!
黄岳:谢谢,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
一、 回顾与展望
主持人:首先请教一下黄总,202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如果让您来总结一下,您会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2022年?
黄岳:我觉得2022年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是比较煎熬的一年。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看今年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大多数都不大理想。另一方面,全年也出现了很多比较超预期的事件,比如二季度的公共卫生防控扩散,再到最近一段时间公共卫生管控措施的调整,还包括整个地产行业经历的一些阵痛以及相应的政策变动。
今年在年中的时候,从5月份6月份开始,市场迎来了一波趋势很强的大幅反弹,又让很多人萌生了希望。之后的9月、10月份,整个市场的表现相对来说又不大尽如人意。所以整体来讲,不论是从市场的表现,还是从国内国外方方面面的重要信息来讲,今年都是非常多波动。从投资结果来说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主持人:实际上您刚才提到4月底到6月底的时候股市有一波行情,那波行情是以新能源为主,如果能抓住的话,今年的收益应该也还行。所以现在如果从交易层面来讲,您怎么看当下的市场行情?
黄岳:当下应该说是比较难做的一个阶段,尤其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讲。
我们可以看一下,对市场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一般包括几个维度:
(1)资金的流向、货币政策等等,说白了就是市场的水到底是多还是少。流动性的角度来说,未来大家的预期还是会维持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的一个状态。
(2)整个基本面的情况。毕竟我们如果看中期的角度,股市基本还是反映基本面,或者说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整体变化以及变化的预期。
流动性方面,边际的变化很小。那么边际变化最大的就是我们正在逐渐的从公共卫生防控中走出来。不论怎么讲,开弓没有回头箭,应该说2022年制约市场最大的一个因素已经在逐步解决。短期虽然随着感染人数的提升,对于经济活动会有冲击和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短暂的,是一次性的冲击。在一次性的冲击之后,我们会回到公共卫生防控之前的经济以及出行场景。所以说短暂的冲击之后,后续还是乐观的。
为什么说当下阶段比较难做呢?第一,四季度整体的问题是,我们往后推演整个公共卫生防控很大概率会有一波负面的冲击,也就是说展望到明年的一季度甚至二季度,整个的基本面情况是不会很好的,企业的经营业绩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探。包括最近披露的11月的一些高频经济数据,消费包括投资仍然有很大的压力。那么就面临着后续一个季度不好、再往后会逐渐好转的情况。现阶段市场到底是去定价未来一个月的不好,还是去定价一个月之后的好转,那么这就要打一个问号。所以我们说当下是比较难做的一个阶段。
第二就是说短期政策的驱动因素很强,出现了很多超预期的政策,比如说像房地产的“三支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客观来讲,大家可以看到整个市场的热点轮动速度非常快,当下基本是一个强预期、弱现实的阶段。基于政策的不断推出,大家会去交易。政策推出的板块其实更多的是预期后面还会有新的政策,然后反而是政策落地之后,会呈现出买预期、卖事实的这种特征。
所以整体来讲应该说参与的难度很大,反映在板块的轮动速度很快。尤其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讲,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偏右侧的角度去介入,也就是说已经看到了一些政策也好,或者是产业趋势也好的这种向上的拐点,后面会逐渐有高频数据的验证。
比如说今年5月份开始那波新能源驱动的行情,就是你每个月都看到整个新能源的数据,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光伏设备的出口,每个月都有超预期的数据验证,对于机构这种资金量比较大的资金来讲,这个阶段就是最容易把握的行情。因为它能有基本面的不断验证。
目前的情况就是,交易完预期之后,明年一季度大概率基本面还是往下走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把握。所以四季度我觉得整体来讲可能把握的难度比较大,反而是一个布局的时点。就是说明年到底看好什么板块,然后我们再看大概能接受的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再去做布局。所以觉得四季度整体反而不用太纠结,大概是这样。
二、2023年关注主线:泛国产替代和增长
主持人:确实是这样。刚才提到的四季度乃至明年一季度可能还需要仔细甄别一下再去做布局。那么如果把整个视角放到2023年全年的话,您会有什么样的投资判断?哪些机会我们可以去关注?
黄岳:我觉得可能确实是2023年我们会比较积极。包括有很多机构或者个人认为牛市来了,我觉得这个也确实不好说,比如说我们站在2023年年底的时候,有可能发现这确实是牛市,但是这种都是事后来看。但是我们做投资,很多时候都是在面临不确定性的选择,事后来看所有的逻辑都很清晰。但是站在事前,其实一切都好像隔着迷雾一样,是不清晰的。对于2023年来讲,目前站在当下这个时点,我觉得布局也不需要太着急。
后续有可能11月表现比较好的,比如像地产、消费等会有一些买预期、卖事实的状况。另外,11月表现不好的,比如说像信创、芯片等偏成长的板块反而可能会有跷跷板的效应。
但整体来讲,我觉得今年的12月下旬一直到明年的春节之前,是一个重要的布局时点。这个时点主要的思路就是逢低布局、不要追高。
另外就是我们向后展望2023年,应该说整个2022年的负面因素基本都能解决,只不过短期会有公共卫生防控的一次性冲击。
2023年机会比较大的板块,我觉得有两个大的思路:泛国产替代(制造业升级)和增长。
(1)泛国产替代(制造业升级)
最近两三年,如果把所有的外部因素,其实国内的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从原来完全依赖地产投资、以投资为主要驱动因素,向新的方向去转移。这个新的方向也很明确,就是制造业升级。这个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包括后续的产业政策的思路、其他方方面面的思路都会围绕这个大的背景来展开。
包括我们最近几年非常火爆的新能源,本质上也是一个制造业升级。借助能源的转型完成了我们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我们如果继续在传统能源汽车上和老牌的美日欧国家去竞争的话,基本上是没有太大机会的,但是我们借助能源转型所带来的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机会,反而变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覆盖最全面的国家,包括我们国内的光伏组件现在也出口欧洲。
目前来讲,制造业升级相关板块的估值水平相对来说还可以。像信创里面的数字经济、国产软件,未来可能还有一些政策预期,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尤其是计算机,作为泛国产替代和产业升级的主要板块,上一轮大行情还要追溯到2015年,如果看月线的话,计算机这个板块从2015年一直到2021年整体来讲表现都不好,已经熊市了很多年了。
像国产软件本身也是一个内循环的板块,其实大家本来是觉得促进内需应该主要是聚焦在消费环节,但是我们看它未来的很多举措,其实包括新基建,包括一些偏成长的行业补短板,包括高质量发展其实也都提到了。
所以整体来讲,我觉得泛国产替代以及制造业升级可能是未来比较强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的空间会比较大,持续的时间周期比较长。在12月底到明年春节以前是值得重点布局的一个时机。信创、工业母机、芯片(尤其是芯片材料设备)、军工等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可以关注计算机ETF(516220)、软件ETF(515230)、工业母机ETF(159667)、芯片ETF(512760)、军工ETF(512660)。当然,新能源也属于这个范畴,不过新能源目前主要的问题是估值水平仍然还比较高。
(2)增长
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增长。增长我觉得主要的问题就是11月份行情演绎的太快了,而增长这条线,尤其是线下的一些出行和消费,其实受到公共卫生防控第一轮负面冲击最大的。
前面提到的泛国产替代、制造业升级,相对来说受公共卫生防控冲击和影响可少一点,但是线下尤其是像消费反而短期受到的冲击会更大。
而且消费客观来讲,想要直接快速增长的难度也比较大,它不像制造业的一些投资,有产业政策、有补贴政策、有其他相关税收减免的政策,再结合一些平台或者是相关的产业基金的投资,短期可能就能够见到一些成效或者增长。而消费本质上还是居民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水平如果不能提升的话,收入的预期没有提升,那么消费其实是很难起来的。如果有很强的政策,比如像今年的汽车的购置税减免、家电的补贴,那么可能消费的弹性也会比较大。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政策的话,我觉得像消费和地产,其实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难度都是比较大的。相对而言,地产的确定性比消费要强一些,毕竟一线城市政策的空间还比较大。可以关注建材ETF(159745)。
而且地产以前都已经搞过很多轮了,大家对这个模式都很熟悉,而消费客观来讲已经很多年没有以政策的方式直接去刺激消费了。所以包括今年购置税的政策出来之后,汽车板块一下子弹性这么大,很多人都表示看不懂,是因为已经有很多年都没出现过这种东西。大家对于政策之后的传导,包括对于基本面的反应都已经忘了。所以消费我觉得可能还是要看政策,地产相对确定性强一点,消费的不确定性强一点。
当然这两个涉及到增长的主线,我觉得有可能明年一季度相对来说压力都还比较大,而且短期整个预期又反映的比较充分了,所以这条主线我觉得反而不着急。可能要到明年的一季度去看整个数据,如果届时数据还是不好,有一些震荡或调整的话,再去布局可能胜率高一些。增长我觉得具体看到业绩有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以后了,甚至要到明年下半年。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