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疫情政策以及疫情严峻与否仍然是当前牵动经济社会的牛鼻子。突发事件(特别是防疫政策变化)的影响大于阶段性经济数据的影响。当此疫情反复期之时,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持续发力,继续给予市场信心和良好的预期。虽然市场预期可能暂时不受短期经济数据的影响,但无论是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大概率都会因疫情反复而继续低迷,而若政策刺激长期无效抑或是政策中断,这些冰冷的经济数据或将难以支撑当前良好的宏观预期,宏观预期支撑目前商品价格的力量将被削弱。
11月经济数据表现颓废,从各项高频指标,特别是11月金融数据各分项已经提前验证了11月经济数据可能不太理想的判断。经济内生融资需求依然较低,复苏动能仍然脆弱。
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11月产需两端继续放缓。虽11月中旬20条再优化出台,但在部分地区防控强化后,可以看到生产指数回落幅度大于新订单指数,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降至2.2%(前值5.0%);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降幅达5.9%(前值-0.5%)。
疫情滞碍了宏微观传导,导致工业品需求继续低迷。政策预期足,融资便利条件增多,但需求仍迟迟未见好转,这自然是宏观经济周期下行叠加部分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周期下行的结果,但也不乏政策传导效果的原因。当前宏观积极预期走强,而微观主体经营乏善可陈,宏微观之间的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还会延续。因此,疫情对微观主体的负面冲击何时能够被忽略,政策利好才能有效地传导至微观个体,进而真正地刺激需求明显回升。
当前我国正处在防控优化、疫情反复的特殊时期。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防疫优化都经历过类似的曲折前行阶段。参考亚洲经济体,在优化初期,正值去年秋冬季,大都面临疫情的显著恶化。待开春疫情峰值稍过,各国管控优化过程全面提速。相应地,在各国管控优化的初期,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制造业等短期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冲击。但在大约1个季度后,各国实体部门则迎来显著修复。
因此,疫情政策以及疫情严峻与否仍然是当前牵动经济社会的牛鼻子。突发事件(特别是防疫政策变化)的影响大于阶段性经济数据的影响。市场预期暂时不受短期经济数据的影响。我们认为国内宏观主线变化遵循以下这个变化规律“是否放开——何时放开——何时经济见底”:在20条出台后,国内宏观交易主要逻辑从“是否放”转变到“何时放”;同时稳增长逻辑的重要性前置,在明年2会前后,稳增长逻辑将正式成为主要逻辑。在新10条出台后,国内宏观交易主要逻辑又快速地由“何时放”变迁至“何时见到经济底”。这里的经济底有两个层面的意义,即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何时见底和宏观经济指标何时见底。从国际经验来看,显然是在前者出现之后,后者才能显现。
所以,当此疫情反复期之时,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持续发力,继续给予市场信心和良好的预期。但在市场对15日MLF利率调降预期很高的情况下,央行并未满足市场期待(可能的原因是当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经降至绝对低位水平,前期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已经放松不少但效果不明显,为给明年换届之后留足政策储备),这有损市场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大概率都会因疫情反复而继续低迷,而若政策刺激长期无效抑或是政策中断,这些冰冷的经济数据或将难以支撑当前良好的宏观预期,宏观预期支撑目前商品价格的力量将被削弱。
作者:上海钢联 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 研究员 李爽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