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12日讯 (记者 侯润芳、郭松峤)海关总署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和进口总值的同比增速均较10月份大幅放缓。按美元计,11月出口同比-8.7%,预期-1.5%,前值为-0.3%;进口同比-10.6%,预期-4.2%,前值-0.7%;顺差698.4亿美元,预期763亿美元,前值851.5亿美元。
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由于疫情防控等特殊因素的影响,11月进出口跌幅扩大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12月的外贸数据会好转。“今年全年我国外贸是稳定、健康发展的,全年外贸出口仍然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全年的“翘尾”还会“翘”,不过会“翘”的小一点。”魏建国表示。
此外,在他看来,外需走弱是暂时的现象。目前组团出海抢订单的政府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部分地区,下一步会在内陆地区全部展开。他建议,东北地区和央企以及国企不能坐等订单上门,也要积极主动走出去。
“外需走弱是暂时的现象”
财联社: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出口、进口均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且跌幅进一步扩大。你如何看待11月外贸的表现?
魏建国:我认为11月出口、进口降幅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疫情多点散发,有些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采取了一些不符合中央和国家规定的防控措施,导致物流链、供应链和产业链受阻。尤其在物流方面,一些机电产品和电子产品的供应受到了损失。此外,由于工厂的工人进行核酸检验等,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包括纺织品、床上用品、箱包、鞋类的出口也受到了影响。
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11月的进出口降幅的扩大。不过,从11月的数据可以还看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6%。其中,出口21.84万亿元,仍然增长11.9%。这个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11月进出口降幅扩大是由特殊原因造成的,是暂时的现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相信12月当月的外贸数据会好转,整个全年也会很好。
另一方面,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当前整体外需逐渐走弱,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认为外需走弱是暂时的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待外需走弱这一问题:首先,美联储加息太快,导致物价整体上涨,而政府没有在后期采取补贴措施,没有将老百姓因此遭受的损失补给他们,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老百姓口袋里都没有钱了。但我认为这是临时的,下一步,包括英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将采取措施,继续加大对老百姓的补贴,进而会增加市场的需求。其次,由于美联储加息,特别是由于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欧洲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关闭,还有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开始迁往美国、中国,这说明了欧洲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将会越来越弱。此外,12月5日,限价令生效,七国集团联合欧盟以及澳大利亚为俄罗斯通过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些都会对整个欧洲经济产生冲击,因此,海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增加。最后,像沃尔玛、家乐福、谷歌、亚马逊等一些大的美欧零售公司储备的中国货库存还没有销售出去,这也影响了对中国的需求。在以往,这些库存在年底都能卖出去,但因为老百姓没有钱了,大部分零售公司没有继续订货,下的订单相对较少。这几个原因造成了11月当月外贸数据的下降。
“全年外贸出口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今年的‘翘尾’还会‘翘’一点”
财联社:具体看11月份数据,有哪些点值得关注?
魏建国:11月份的数据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整体进出口数据的增速。从数据看,前11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54万亿元,增长20.4%。其中,出口7.13万亿元,增长21%;进口5.41万亿元,增长19.7%。同期,我国与东盟、欧盟、韩国贸易增速分别为15.5%、4.8%、4.7%。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进出口增速远远超过了我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出口增速。明年是“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的10周年,相信在明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会有更大的发展。第二,从11月份的数据还能看到,加工贸易的速度上来了。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4.47万亿元,增长12.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这其中,民营企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9.41万亿元,增长13.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可见,民营企业占据了进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在我国贸易进出口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11月数据中还有两点,我看到后很高兴。第一,加工贸易扭转连续10个月下滑的局面。今年前11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7.74万亿元,增长1.3%,占20.2%。其中,出口4.93万亿元,增长3%;进口2.81万亿元,下降1.7%,降幅在收窄。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大部分是外企,或是外企在中国的一些分公司、民营企业等,前11个月加工贸易在我国整体进出口中占比达到了20.2%,而此前这一数据一直在17%、18%左右。这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在改变,整体营商环境在优化,政府服务更加到位,外企逐渐在中国“苏醒”,他们的人员可以来中国,货物可以在中国生产。11月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相信在今年12月以及明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二,此前都是电子产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增长,11月则呈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双增长的局面。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47万亿元,增长8.4%,占出口总值的57.1%。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91万亿元,增长9.9%,占17.9%。这说明我国的箱包、鞋类、服装、玩具、床上用品以及电子产品吃香了,这不仅将会带动我国的就业。以前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和中国的竞争很激烈,但现在他们因为各种问题没法和中国抢订单。中国有着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生产体系,以及中国抗疫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政策的加持,相信明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都将会有大的释放。
对整体来讲,今年全年我国外贸是稳定、健康发展的,全年外贸出口仍然会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今年全年的“翘尾”还会“翘”,不过会“翘”的小一点。从11月的一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预兆,明年中国外贸进出口会迎来一个新的局面。
“组团出海抢订单的措施会陆续在全国展开”
财联社:近期,浙江、四川、广东和江苏等地均已有政府相关部门组团出海抢订单的行动。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魏建国:在外贸中有句行话,“一次见面抵得上千百万份书信来往”,双方见面后不仅可以了解到市场的行情、客户的需求、销售困难以及售后服务,更重要的是双方建立了互信的关系。在关键的时候,作为外贸企业不能坐等上门,要积极主动。据我了解,在行动上,政府部门组织带队出海,不仅出面解决包机问题,让企业出得去,回得来。(政府)还提供了国外各种规模展览会的信息,像大阪展览会、法兰克福展览会、拉斯维加斯电子展等,所行的企业不仅会上参展,会下还参加了客户见面。除了走出去,还要包机将国外商人请进来,政府对来华费用进行了补贴,安排他们与客户见面。政府通过包机、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走出去、请进来两箭齐发。
目前组团出海抢订单的政府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西部部分地区,我个人认为下一步会在内陆地区全部展开。其中,东北地区要发扬敢闯的精神,要积极走出去,加大开放的力度。此外,现在主要是民营企业积极出海抢订单,央企、国企也不能坐等订单上门,也要积极主动走出去。
明年是二十大后的开局之年,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要积极有为,当然还要把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要同时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财联社:我们也听到一些声音,比如说当前全球需求萎缩,国外有那么大的订单和市场可以供我们争取来吗?
魏建国: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的贸易总量占据全球贸易的不到三分之一。我们外贸的贡献量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等,应该说大部分的产品和订单还是在中国以外。第二,我认为越是在全球经济萎缩的时候,国外市场对中国商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最强。这是因为:中国商品物廉价美,质量在提高;中国的企业能够满足国外提出的大批量、多层次、多品种等多个方面的订货要求;中国有着良好的产业链、服务链支撑着中国物流的畅通。
刚我也谈到了,由于美联储加息等原因造成的欧美地区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只是暂时的现象,很快会克服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出去抢订单就是在抢未来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