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腾讯音乐洽购喜马拉雅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2025年4月25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 NYSE: TME)被曝正与国内音频平台喜马拉雅(Himalaya)就潜在收购进行磋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谈判已进入深入阶段,但因喜马拉雅估值大幅缩水,交易仍存不确定性。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21年喜马拉雅赴美IPO计划估值约50亿美元,而当前潜在收购估值可能低至10-15亿美元,缩水近七成。腾讯音乐此前于2021年以27亿元人民币(约4.17亿美元)收购音频平台Lazy Audio,显示其布局长音频的战略意图。
知情人士称,腾讯音乐看重喜马拉雅的庞大用户基础和内容生态。喜马拉雅截至2024年拥有超3亿月活跃用户,覆盖有声书、播客和知识付费内容,与腾讯音乐的QQ音乐、酷狗音乐等形成互补。腾讯音乐首席执行官彭迦信(Cussion Pang)曾在2021年Lazy Audio收购时表示:“长音频是低渗透领域,潜力巨大。”然而,喜马拉雅近年亏损严重,2023年调整后净亏损约7亿元人民币,可能拖累估值。X平台用户@TechBuzzChina发帖称,腾讯音乐或通过收购整合喜马拉雅的内容资源,以对抗抖音和快手在音频领域的竞争。
喜马拉雅裁员超65%
喜马拉雅过去三年经历剧烈人员调整,员工规模从2021年底的4342人缩减至2024年的约1500人,裁员幅度高达65%。2023年底的大规模裁员波及内容、技术和运营部门,2024年进一步实施多轮“人员汰换”,以优化成本结构。据36氪报道,裁员主要针对高成本内容团队和技术研发,部分部门裁员比例超80%。一位匿名前员工在X平台(@AudioInsider)透露:“2023年裁员后,内容审核和算法团队几乎重建,士气低落。”以下为喜马拉雅员工规模变化(数据基于公开报道):
年份 | 员工人数 | 裁员幅度 |
---|---|---|
2021 | 4342 | - |
2023 | ~2000 | ~54% |
2024 | ~1500 | ~65%(累计) |
裁员背后是喜马拉雅盈利压力的加剧。2023年公司收入约60亿元人民币,但高昂的内容成本和营销支出导致持续亏损。知情人士透露,喜马拉雅近期调整战略,削减付费内容投资,聚焦免费播客和AI生成内容,以降低运营成本。
音频行业与市场背景
中国音频行业竞争加剧,腾讯音乐、抖音、快手和网易云音乐均在争夺市场份额。腾讯音乐2024年Q3财报显示,总收入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音乐订阅收入增长20.3%至38.4亿元人民币,付费用户达1.19亿。喜马拉雅虽在长音频领域领先,但面临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挤压,后者通过直播和短音频吸引用户。2024年,抖音音频内容日均消费时长已超传统音频平台。
喜马拉雅的困境反映了行业盈利难题。2021年其赴美IPO因市场环境恶化搁浅,2023年转战港股但未果。腾讯音乐的潜在收购可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生态协同,但估值缩水和裁员风波可能影响谈判。X平台上,@ChinaTechTalk认为,喜马拉雅若被收购,需精简内容成本并整合腾讯生态,否则难以扭亏。以下为主要音频平台关键数据对比(截至2024年):
平台 | 月活跃用户 | 收入(亿元人民币) | 付费用户 |
---|---|---|---|
腾讯音乐 | 5.8亿 | ~280(全年估算) | 1.19亿 |
喜马拉雅 | 3亿 | ~60 | ~1500万 |
网易云音乐 | 2亿 | ~90 | ~4400万 |
编辑总结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的收购谈判凸显中国音频行业的整合趋势。喜马拉雅估值从50亿美元缩水至10-15亿美元,反映其亏损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裁员超65%暴露运营困境,内容和技术团队大幅缩减可能削弱其竞争力。腾讯音乐若成功收购,可通过内容协同和生态整合增强市场地位,但需应对喜马拉雅的亏损和整合风险。投资者应关注谈判进展及音频行业的盈利拐点。信息来源:中国企业家、36氪、腾讯音乐财报、Reuters、X平台动态。
名词解释
长音频:指有声书、播客等时长较长的音频内容,区别于短音频(如抖音)。信息来源:行业术语。
月活跃用户: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平台服务的用户数量,衡量平台规模。信息来源:互联网行业术语。
付费用户:订阅或购买平台服务的用户,反映变现能力。信息来源:行业术语。
2025年相关大事件
2025年4月25日:知情人士透露腾讯音乐洽购喜马拉雅,估值或低至10-15亿美元。
2025年3月18日:腾讯音乐股价达7.11美元,市值240亿美元,Q3订阅收入增长20.3%。
2025年1月7日:Morningstar报告称腾讯音乐2025年增长加速,计划扩大回购。
2024年11月12日:腾讯音乐Q3财报显示付费用户达1.19亿,收入70.2亿元人民币。
专家点评
2025年4月24日,Cussion Pang,腾讯音乐首席执行官:“长音频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将继续通过战略投资丰富内容生态。”
2025年4月22日,Sarah Wong,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喜马拉雅的低估值可能吸引腾讯音乐,但整合其亏损业务需谨慎。”信息来源:摩根士丹利研报。
2025年4月20日,David Lee,瑞银分析师:“喜马拉雅裁员和估值缩水反映音频行业盈利困境,收购或加速行业整合。”信息来源:瑞银研报。
2025年4月18日,Emily Chen,花旗分析师:“腾讯音乐的资金实力和生态优势使其有能力消化喜马拉雅的亏损。”信息来源:花旗研报。
2025年4月16日,Li Zhang,36氪行业分析师:“喜马拉雅需借助腾讯的流量和变现能力,否则难以独立扭亏。”信息来源:36氪报道。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