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2023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9.7%,在前十大券商中降幅居首。翻看历史财务数据,中信证券中报营收已经连续两年下降。
面包财经梳理43家上市券商最近两年财务数据发现,仅有7家券商的营收连续两年下降。
中信证券的主营业务中,证券承销业务同比增长,但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其他业务均有下降。其中,其他业务收入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下降较为明显,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7.22%和11.96%。
另外,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已被监管部门开出4张罚单,其中,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罚款1376万元。
中报营收连续两年下滑
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资产规模达14259.39亿元,是业内首家资产突破万亿的券商。
而中信证券却在行业普遍业绩向好的情况下,其营收继续维持下滑态势。在总资产排名前十的上市券商中,有5家营收下降,其中,中信证券的下降幅度较大。
报告期内,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9.7%;归母净利润113.06亿元,同比微增0.98%。而在2022年上半年,中信证券营收就已出现下降,较2021年同期下降7.52%。
面包财经研究员分析发现,报告期内,中信证券营收下降,但净利微增,或因该公司营业支出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中信证券营业支出163.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64%。具体来看,营业支出中的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和其他业务成本下降幅度较大。
2023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其他资产减值损失328.8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8.38%,公司称主要变动原因为存货跌价准备减值损失减少;其他业务成本16.0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3.38%,公司称主要变动原因为下属子公司大宗商品贸易销售成本减少。
资管与其他业务收入降幅较大
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的主营业务中,仅证券承销业务同比增长11.38%,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其他业务均有下降。该公司主营业务中,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较小,仅为12%,对业绩拉升的贡献有限。
2023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其他业务收入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42.06亿元、53.62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13%和17%,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7.22%和11.96%。
从资管业务来看,公司资管规模及管理费收入均有下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5011.4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19.18亿元,降幅11.3%。其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3741.72亿元、8821.64亿元、2448.09亿元,较上年末均有下降。
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信证券资管业务管理费收入为11.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32亿元,降幅32.15%。
因涉违反“反洗钱法”,被罚1376万元
另外,中信证券的内部风险控制也值得关注。
面包财经研究员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9月12日,今年以来,中信证券已被证监会分局、中国人民分支行等开出4张罚单,其中涉及一张千万级罚单,处罚金额高达1376万元。
具体来看,2023年2月,中信证券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三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罚款1376万元。同时,该公司四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款21万元。
中信证券除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处罚之外,还曾因投行项目未勤勉尽责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
2023年4月,西藏证监局指出“中信证券作为华钰矿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保荐机构,在2017年至2018年6月持续督导工作中存在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现场检查不到位、对销售收入及主要客户异常变化核查不充分等问题”,对中信证券及该项目签字保荐代表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中信证券规模优势显著,是国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的证券公司,且各项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但今年以来,该公司却多次因合规问题被监管部门点名。如何在提升业绩的同时,加强对内风险控制,是中信证券合规总监及首席风险官应注重的问题。
财报显示,杨明辉为中信证券总经理,自2016年1月19日开始任职至今,2022年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69.35万元。
张国明为中信证券合规总监,自2013年9月10日开始任职至今,2022年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44.64万元。
张皓为中信证券首席风险官(拟任)。2023年2月24日,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聘任张皓为公司首席风险官,任期至第八届董事会届满为止,尚待完成深圳证监局任职资格备案,张国明将不再兼任公司首席风险官。张皓2022年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2.6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