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在亚洲需求增长强劲和对欧佩克+国家实施制裁的情况下,国际能源机构再次大幅降低了对今年全球石油盈余的预期。
该机构现在预计,到2025年,日产量将达到45万桶,这标志着在短短两个月内减产约50%。它将今年世界石油消费量的预测提高了近10万桶/天,达到每天110万桶,并下调了包括俄罗斯和伊朗在内的欧佩克+国家的产量预测,因为美国以其出货量为目标。
总部位于巴黎的主要经济体顾问上个月在其月度报告中表示:“对新制裁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响的担忧,以及对潜在供应中断的担忧引发了价格上涨。”
1月份,伦敦的原油期货价格超过每桶80美元,但此后随着交易员与特朗普的新贸易关税作斗争,原油期货价格有所下降。周三,特朗普和他的俄罗斯对手普京同意就结束乌克兰战争进行谈判,布伦特原油在两个月来最大跌幅后跌幅低于75美元。
根据该报告,今年全球石油需求仍按月升至每天1.04亿桶的创纪录水平。
国际能源署表示,中国仍将是需求扩张的最大驱动力,尽管其今年的增长将放缓至每天21万桶,而且有迹象表明,中国的燃料消耗“甚至可能已经超过峰值”。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将在消费增长中占比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石油供应风险正在增长。在拜登政府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和特朗普警告对伊朗施加“最大压力”后,国际能源机构将2025年欧佩克+产量的预测下调了每天17万桶。
该机构继续认为,整个欧佩克+联盟将取消恢复停产的计划,尽管特朗普呼吁“削减石油价格”,但该联盟已经推迟了三次。
沙特阿拉伯及其合作伙伴将在未来几周内决定一系列月度供应增加中的第一次,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表明,如果卡特尔继续增加供应,全球供应过剩将大大增加。
国际能源署将俄罗斯2025年的平均产量估计从一个月前的每日1076万桶下调至每日1061万桶。然而,它警告说,制裁的前景以及特朗普的一系列贸易关税仍然不确定。受限制国家的产出可能具有弹性。
该机构表示:“面对重大挑战,石油市场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非凡的韧性和适应性,这次不太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