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出口商在运往美国的途中弃货于海上。香港船运商和贸易团体敦促出口商不要在中途倾销货物,以避免白宫征收高额关税,称这种“非理性”举动将产生巨大的成本,同时损害相关公司和国家的声誉。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一起中国出口商在运往美国的途中将货物遗弃在水上并将集装箱交给船运公司的案件。
香港《南华早报》(SCMP)报道,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Willy Lin Sun-mo表示,他没有听说过涉及本地出口商的类似案件,但他警告说,这种行为后果严重。
(来源:SCMP)
“这种做法极其不合理,也极其不负责任,因为将货物倾倒在海上意味着出口商将失去一切,包括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他提醒道。
他也指出,除了损失货物外,出口商还可能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无法索赔,并面临被进口商或潜在客户起诉索赔的风险。
“此举不仅会严重损害其声誉,吓退海外买家,导致订单减少,还会损害中国的贸易声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输的。”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四澄清说,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45%的关税,同时对大多数国家实施90天的暂停征政策。
Lin指出,若出口商按照“船上交货”(FOB)的运输安排运输货物,即货物的价格包括卖方承担运费将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而不是更远的地方,那么美国买家就有责任支付关税。
他说:“如果买家拒绝这样做,那么中国出口商必须先承担关税以履行合同,然后再申请保险来弥补损失。”
对于“到岸关税已付”的情况,即价格是买家为制造的商品支付的最终金额,Lin表示,出口商没有理由将货物丢弃在海上,因为他们可能面临被买家和潜在客户起诉的风险,赔偿金额高达3倍。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礼品及纪念品出口商Dennis Ng Kwok-on也表示赞同林的观点,他认为出口商在运输途中倾销货物以逃避关税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情况,”他说。“此外,还存在被起诉索赔的风险,并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出口商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因为维护声誉非常重要。”
他提到,美国买家周三晚间停止向该国发货,并补充说,他们无法长时间持有货物,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同时还需要解决现金流问题。
“就我的公司而言,我们会看看我们的产品能否销往欧洲国家,以缓解关税的影响,”他说道。“但对于那些生产特定美国品牌商品的人来说,他们不能将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因为这些产品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香港出口商会会长Eric Sun Yung-tson表示,他没有听说香港出口商在运往美国的途中倾销货物,并补充说只有少量货物直接从香港发往美国。
他说:“如果香港企业通过中国大陆向美国出口商品,他们应该在现阶段仔细观察形势再做决定,因为目前的情况每天都在变化。”
他继续指出,电子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家居用品也开始受到影响。
“协会希望进出口业务能够更加多元化,不要只专注于美国市场。他们应该自己开发不同的地区。如果政府能够提供更多优惠或宽松的政策,中小企业会非常欢迎。”
香港当局周四(4月10日)推出3项措施,为本地中小企业在贸易战升级期间防范装运前风险,包括提供50%的保费折扣和延长免费保护期。
装运前风险保险可以保护企业免受由于买方原因(破产、装运前拒绝履行合同或国家风险)导致的订单在装运前取消而造成的财务损失。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推出的3项措施包括延长为“小微企业保单”保单持有人提供的免费装运前风险保障至2026年6月30日。
“小型企业政策”专为年营业额少于5000万港元的香港出口商而设,涵盖他们与海外买家或客户签订的销售和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