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下月召开“两会”,市场关注会否再有救市措施出台。美国彭博社周五(2月14日)报道称,预计在本月剩余时间里,中国货币市场将出现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合4,110亿美元)的流动性缺口,这将令融资成本在3月份人大会议召开前保持高企。
(截图来源:彭博社)
流动性流失的主要部分将来自于2.4万亿元人民币的到期偿还,这些贷款被称为央行的政策性贷款。中国央行本月到期的政策贷款包括中期借贷便利(MLF)、质押式逆回购及买断式逆回购。根据经纪公司华创证券的月度估计和彭博社汇编的数据,预计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还将吸收8200亿元人民币。
在美国关税不确定之际,保持流动性紧张被视为有利于当局帮助支撑人民币的一种方式。自2月5日农历新年假期结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每日公开市场操作从货币市场回笼了约1.5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表示:“在如此动荡的环境下,确保银行间流动性状况相对紧张,确实有助于保护在岸人民币。”
她补充道:“中国可能在目前阶段维持稳定,特别是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可能就关税进行谈判。”
货币市场交易员表示,由于贷款供不应求,隔夜和7天期回购利率在周五早盘交易中双双上升。他们表示,隔夜现金的融资成本比加权平均价格高出20-30个基点。
(截图来源:彭博社)
一年期主权债券收益率飙升10个基点,至1.38%,而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小幅走高。此前,最新一轮债券拍卖结果显示需求有限。
隔夜回购利率与政策回购利率之差本周扩大至多达41个基点,接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的一个迹象。
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两会”定于下个月在北京举行。投资者预计官员们将宣布新的财政刺激措施来提振陷入困境的经济,一些人还预计会有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
荷兰国际集团(ING Bank)驻香港的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宋林说,如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推迟到3月份,也不会令人意外,“两会后推出新的货币宽松政策将有助于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
在流动性紧张但不降准的情况下,宋林预计本月中国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将保持在相当高水平。
刘洁也预计,中国央行会在第一季底同时降准和降息,因为通缩压力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