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分析了中国政府反击美国和西方国家制裁的各种手段。
电池制造商在整个供应链中高度依赖中国
2019 年,当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战日趋白热化时,《人民日报》预测,中国对稀土(对生产大多数现代硬件至关重要的矿产)的垄断,将成为对抗美国压力的工具,"不要说我们没有警告过你们。"
多年来,这些言论并非虚张声势。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个主要由富裕国家组成的俱乐部)的数据,2009 年至 2020 年间,中国出口管制数量激增了九倍。然而,这些限制措施杂乱且不正规,而且目标狭窄,看上去更像是随机的警告,而不是战略进攻。
美国正在加大了对中国的制裁力度,其中包括禁止西方芯片公司向中国客户出售尖端半导体和制造半导体的机器。本月早些时候,在中国宣布对芯片和其他先进技术中使用的两种金属实施最新出口管制后,一位中国前商务部官员宣称,这些措施 "仅仅是 "中国报复的 "开始"。
7 月 20 日,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表示,中国在不断升级的技术战争中 "不能保持沉默"。他暗示,回应即将到来。
这一次,看起来中国政府更加深思熟虑。
为了对抗美国遏制中国技术野心的努力,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呼吁监管机构在他所谓的 "国际法律斗争 "中,反击西方的胁迫。结果,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为中国更有力地反击美国的商业战争建立了框架。
最近制定的法律不胜枚举。2020 年制定的 "不可靠实体 "名单,惩罚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公司。同年的出口管制法,为出口许可证制度奠定了法律基础。2021 年的反制裁法,允许对实施其他国家制裁的组织和个人进行报复。
看到西方国家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实施的制裁,中国今年颁布了一项全面的对外关系法,允许对俄罗斯面临的那种经济和国家安全威胁采取反制措施,并于 7 月 1 日生效。
同一天,新的反间谍法生效,扩大了中国安全机构的权限。与此同时,中国还收紧了各种数据和网络安全规则。
新规则已经开始被使用,而不仅仅是被标榜。2 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的一个部门,两家在中国有非武器业务的美国军火制造商,在向台湾运送武器后,被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除其他限制外,这两家公司还被禁止在中国进行新的投资和贸易活动。
4 月,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公司遭到中国网络空间监管机构根据新网络安全法进行的调查。在美光未能通过安全审查后,监管机构禁止公司生产的芯片进入关键基础设施。
这些法律的措辞含糊不清,西方公司很难评估对在华业务的潜在影响。新加坡管理大学的高树超(Henry Gao)这样描述这部 "制裁法之母 "的对外关系法:誓言要追究任何被认为 "在参与国际交流过程中......以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式 "行事的人的责任。
在中国的几家外国律师事务所,已接到西方客户的请求,要求评估受到调查的风险。一位研究中国潜在网络调查的律师指出,生产商品化硬件组件(如美光的内存芯片)的美国科技公司,应警惕突如其来的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的法律允许政府限制多种矿产和零部件,也给外国买家的业务带来了类似的不确定性。
研究公司凯投宏观的大卫·奥克斯利指出,受影响的一个群体是西方的绿色能源技术制造商,尤其是电池制造商,他们在整个供应链中都高度依赖中国。去年,中国商务部提议禁止出口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晶片的铸锭技术。这一禁令一旦实施,可能会阻碍西方国家本土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从而损害西方制造商的利益,同时增加外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品的需求。
对镓和锗这两种芯片金属的限制,可能会让美国在战略上感到头疼。
这些规定将于8月1日生效,要求出口商向外国客户出售这些金属时必须申请许可证。中国生产全球98%的镓原料,而镓是先进军事技术的关键成分。其中包括美国的下一代导弹防御和雷达系统。
华盛顿的一家智囊团 csis 认为,镓供应受到冲击,可能会给美国国防工业带来长期问题。此外,镓基化合物氮化镓可能是新一代高性能半导体的基础。不让外国染指,将阻碍西方开发这项技术的努力,同时也会进一步推进习近平希望中国控制这项技术的政策目标。
但是中国需要谨慎行事。
中国全球矿业协会(一个游说团体)的彼得·阿克尔指出,中国也会进口了许多在国外生产的稀土成品,因此禁令可能会反过来打击中国企业。荷兰ING银行的伊芙·曼西认为,直接禁止出口,也会促使西方国家建立自己的相关生产能力,并寻求替代品。从长远来看,这将削弱中国的实力。
而把在中国有大量业务的西方大公司贴上不可靠实体的标签,可能会危及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就业。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商务部没有把雷神公司(其航空子公司普惠公司在中国雇佣了 2000 名员工)全部列入黑名单,而是把禁令限制在这家美国公司的防务部门。
迄今为止,相对务实的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一直在牵头实施各项法律。西方企业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会不会有更强硬的机构会取代它们。高担心,如果科技战进一步升级,由习近平亲自担任主席的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可能会发挥主导作用,可能不太会担忧中国经济受到打击。
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仅是对中美两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