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社科院公布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8》,数据显示,我国净国民财富全球排名第二。但是国民财富是什么意思呢?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你了解吗?
国民财富是什么意思?
国民财富是一定时点上全社会 (国家、集体、个人) 在国内外所拥有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包括历年社会劳动创造并积累下来的劳动产品 (国民财产) 和已探明且实际或可能被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
一国的外汇储备和对外债权,视同为物质资料的等价物,也构成该国的国民财富。但作为潜在财富的未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作为虚拟财富的股票、有价证券等无形资产,不属于国民财富。相关阅读:国民财富全球排名第二
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不是劳动产品,它的估价在理论上和实际技术上都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故目前统计国民财富时,并不包括自然资源的价值,也就是说,仅计算国民财产总额,而不计算国民财富价值总量。
虽然我们常以GDP来衡量一国的实力,但社会净财富是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更好指标,其涵盖范围更广,且存量财富是增量产出的基础。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主要思想有几点:
1、富国裕民:经济学的目标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即政治经济学到底是干什么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没有民众的富裕,“国富”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无论是富国还是裕民,皆有赖于国民财富的增加,即首先是把蛋糕做大。要想实现国民财富的增加,就必须解决如下互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国民财富以及如何才能增加国民财富。前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的性质问题,后者涉及的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原因。
2、分工交换: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富国裕民,那么如何才能增进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途径之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顺畅;二是增加劳动者人数,而这又依赖于资本积累和适当的资本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活动依其天然秩序运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斯密认为,分工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民众的普遍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的重要特征。
有了分工,就会涉及交换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通过平等自愿互惠的市场交易,才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在斯密看来,只有以利己心为基础、以平等的交换行为为基础的表现形式的市场交换,才是能够保持持久的常态。
3、“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的密码
政府干预和管制的主张在重商主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对重商主义的学说和各种干预措施加以鞭。在抨击重商主义的过程中,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斯密认为,重商主义就其性质与实质来说,是一种限制与管理的学说,是实现国民财富增进的最大阻碍。矫正和克服这种弊端的出路,在于实现真正的自由放任,确立“最明白最单纯的自然自由制度”。
对于自然自由制度的后果,斯密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在斯密看来,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受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自然自由制度和经济自由主义,是令“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效力的重要保障。
4、适度提高工资:市场经济应有之意
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工资和利润的关系问题。斯密认为,适度提供工资水平利大于弊。劳动工资的提供是由于对劳动需求的增加,而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又源于一国国民财富的增进和资本的增进。因此,工资水平与国民财富的发展水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提高工资不仅同富国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是裕民的应有之意。